北京铁影壁的历史变迁与民间传说

admin 2024-07-28 阅读:2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非常多,下面是Study.la编辑整理的关于北京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北京的历史故事

在北海湖北岸,五龙亭的东北方,有一面照壁看上去很特别:它的颜色是深赭石色,看上去像是用铁铸成的,所以人们叫它铁照壁。它并不是铁铸成的,而是一种火山岩浆凝结而成的矿石,只是从外表看上去像铁而已。北海铁照壁原本并不在北海公园,而是1946年从德胜门国资市场街搬过来的。铁照壁原本并不在德胜门,500多年前它在德胜门外的一个寺庙前。为何会搬到国资市场呢?关于此事,民间有一个传说。

这又是一个关于龙的故事。在北京的民间传说中,龙都是可怕的,想要毒害北京人,但铁影墙故事中的龙是一条善良的龙。我们记录了很多关于可怕的龙的故事,就说说这条善良的龙吧。

很久以前,幽州苦海中有两条龙,他们是一对夫妻,他们本来就无意害北京,在北京修筑城墙之后,就成了一对老夫老妻,躲在一处,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看到北京修筑了城墙之后,除了西北风刮得太大,并没有什么异常,一吹就是三四天,每吹一下,北京就增加几寸土。老头儿担心,老伴儿也担心,两人都说:“风这样吹,北京就要被埋在土里了。”老伴儿说:“我觉得这里肯定有问题。”老头儿说:“我也这么想,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夫妻俩担心了好多天,却无计可施。风呢?风吹得真大。一天,一个老头儿骑着一头长耳朵的大灰驴,正往前门桥头走去。 突然,一阵大风从西北方向吹来,驴子飞上了天。驴子吓得耳朵都竖了起来。骑着驴的老头也吓得闭上了眼睛。可是,过了一会儿,风不吹了,驴子摔倒在地上。老头睁开眼睛一看,哦,他在崇文门外。他在天上飞了三四里了!还有一天,西山“皇姑寺”的一个小和尚正在寺前的山坡上玩耍。一阵大风把小和尚吹上了天。小和尚吓得抱头闭上了眼睛,心脏狂跳不已,心想:这次我肯定要摔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风不吹了,小和尚落在了地上。他睁开眼睛一看,哦,他在北京城里。他在天上飞了三四十里了!

风吹得怪怪的,化作龙的老人和老伴,在听说了天上飞驴飞人的怪事后,更是焦急万分。一天,老人说:“我们出去走走,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老伴说:“我也这么想,待在家里,也挑不出风的毛病。”夫妻俩出了家门,该去哪儿呢?风不是从西北吹来的吗?夫妻俩向西北走去。走了一个又一个地方,看见有人卖东西,有人买东西,有人拎东西,有人扛东西。都是些普通人,穿普通的衣服,说普通的话,做普通的事,并没有什么引起人们注意的怪人怪事。走吧。夫妻俩又向西北走去,不知不觉,到了城里的西北角。 老伴儿埋怨道:“都是你没计划好,你顺着街走,走到城角,也没看见什么,不如出城看看吧!”老伴儿哈哈大笑起来。老伴儿向东转,看见了奇怪的东西。听的人一听,就问:“老伴儿看见什么奇怪的东西了?快说。”可是说书人总会岔开话题说:“此城是元代的古城,现在叫土城。从城西北角往东转的北门,元代叫建德门。”

说书人继续说:老头和老伴到底看见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他们看见城墙脚下坐着两个人:一个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一个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两人都穿着卡其色的衣服,头上、脸上、衣服上都蒙着一层灰尘,煞是难看。你看他们的手?他们每人都拿着一个卡其色的袋子。老太太在往袋子里装沙子,小男孩在往袋子里装棉花,他们还在说话。距离很远,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只听见这么一句话:“这北京城要是埋不住才怪呢!”变龙的老头看了老伴一眼,老伴点了点头。夫妻俩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老太太肯定是吹风的风夫人,小男孩肯定是铺云的云男孩。他们正在商量着怎么把北京城埋在这里呢! 这时,风夫人和云童子恰巧抬头看见有人来了,立刻站了起来。风夫人说道:“孙子,我们回家吧,免得你娘亲担心。”龙卞老头知道风夫人和云童是想逃跑,便跳到了风夫人面前。这时,龙卞老太太也追了上来,拦住了云童。老头子指着风夫人喝道:“你到底想干什么?北京住着那么多人,你为什么要埋葬北京?”风夫人冷笑道:“你这个老头子,还敢问我们什么大事?让他们修建北京,堵住我们的风路,我们就可以埋葬他的北京了!”老头子笑了一会儿,说道:“就凭你一个老太婆,就敢干这么大的罪孽。赶紧把你那破土袋留下来。”

”说完,她指着云桐说道:“你把你那袋烂棉花给我留着,你真是调皮!”风女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云桐就急了,他一倒空袋子,里面乌云滚滚而来,他大叫道:“奶奶,你怎么不把风尘放出来!”化作龙形的老头和老太太同时张嘴吸气,一团团黑云立刻被吸进了老头和老太太的肚子里。这是同时发生的,就在黑云被吸走的时候,风女身上的沙尘也滚滚而来,呛住了老头和老太太的鼻子。啊!老头打了个喷嚏,啊!老太太也打了个喷嚏。这两个喷嚏打得好,直接喷出了四股清水,直冲风女和云桐而去。风女道:“哦,不!”拉起云童子,他们就飞上了天空。老头和老太婆化作两条大龙,追着风夫人和云童子往北飞去。从此,北京城里少了风沙,人们说是龙父和龙母把风夫人和云童子赶走了,人们说是风夫人和云童子怕龙父和龙母。于是,他们就铸了一面铁影墙,两面各铸一条龙(铁影墙上的图案原本是麒麟,但讲铁影墙故事的人却说是龙,原来龙是跟麒麟的鳞片有关,龙的故事也跟龙有关。这跟“断虹桥石猴”原本是石狮子,是同一类型的民间口头创作。),风夫人和云童子就不敢来了。从此,就有了美丽的铁影墙。

过了许多年,北边的城墙被拆毁,往南搬了。北京城北又变成了一片荒野。北京城里的风沙更大了。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们又焦急起来,却又想不出原因。一个懂行的老者说道:“一定是铁影壁离城太远了,龙王龙女管不住风女云童,总得想个办法吧。”知道铁影壁故事的人都说老者说的对,可怎么办呢?咱们想个办法吧。这时,一个聪明人站出来说道:“你放心,我有个主意!”他什么好主意呢?就是把铁影壁搬进城里。大家一听,这个聪明人的想法还真是“聪明”,于是就把铁影壁搬到了德胜门的果市,一个寺庙的前面。 后来这条街也叫铁影墙胡同(庙宇就叫“护国德圣寺”)。说书人说: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如果各位听众朋友问起,铁影墙搬到城里以后,挡的是风还是沙,说书人一定会回答:没挡住风!

北京历史故事(二)

永寿斋是位于慈禧居住的乐寿堂东厢北侧的一组建筑,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在颐和园的住所。

寿斋主殿从外观上看,五间,但一进去,立刻发现内部十分宽敞。原来,这是一座前后两座五间殿堂合二为一的双五间主殿。精雕细琢的扇面将内部分割成几部分,形成几个独特的空间。这组建筑西邻乐寿殿,东邻宜云殿,光绪隆裕皇后就住于宜云殿。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称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太监。有人说,李莲英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在万人之上,相当于一个没有头衔的宰相。

清初,对宦官干涉政事有着严格的规定。清朝开国皇帝顺治皇帝曾下达“圣旨”说:“今后凡犯法干涉政事、窃权受贿、请内外官府结交满汉官员、逾权报导外事、说官功过者,缓斩无情。”可见,清初严禁宦官干涉政事。当时宫中宦官总数只有九千人,是明末的十分之一。但慈禧太后在位期间,由于后妃干涉政事,宫中宦官的作用得到加强。 于是,安德海、李莲英等权势宦官相继出现。

按照清朝制度,太监在宫中地位很低,不能住正房。然而李莲英却一反常态,不仅住正房,还占了一个大院子。永寿斋内部比光绪皇帝住的玉澜殿还要宽敞。不过,如果人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院子并不是标准的四合院。有人说,这个院子之所以修成三缺一(缺了西厢房)的形状,或许和李莲英的太监身份有关。

现在,永寿斋内共有三个展室。第一展室介绍了中国太监的形成与发展,并用泥塑的方式展现了光绪、慈禧从紫禁城来到颐和园的场景;第二展室用泥塑的方式向人们介绍了几位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太监,如秦朝的赵高、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等;第三展室则基本按原状陈列,展示了李莲英在此居住的真实场景。通过参观三个展室,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李莲英在颐和园居住时的情况,还可以对太监——这个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怪胎”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北京的历史故事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的饮食十分讲究,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颐和园有专门供慈禧太后享用的“寿膳房”,位于仁寿北殿后、大戏楼东侧,有八个院落,百余间房间。为慈禧太后做饭的监工、厨工、菜工共有128人,比乾隆时期的御膳房多了20多人。御膳房有五个部门:

1、肉类菜肴:擅长烹饪、炒、炸、炖、蒸、炖各种山珍海味和鸡、鸭、鱼、肉等肉类菜肴。

2、素食:利用豆腐、面筋等素食制作各种炒、炸、炖的菜肴。

3、晚餐。专门煮米饭、粥、馒头、花卷、煎饼、面条等主食。每餐需要煮的粥有:绿豆粥、小米粥、肉粥、薏米粥、薏仁粥、大麦粥、粳米粥等。

4. 点心局:主营早餐、下午茶点心,以及各式蒸、煮、煎、烤点心,适合午夜小吃。

5. 博仕局。专做糕饼、糕盒、奶油蛋糕、小煎饼、沙琪玛等小吃。

慈禧太后厨房里的太监和名厨,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陪着太后伺候。颐和园“长寿厨房”里的太监和名厨,很多都是从紫禁城“西厨”调来的。关于侍奉皇帝的厨师,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当时有一位名厨叫谢二,是一位总管太监的弟弟,因为做煎糕做得好,就被调到宫里伺候。他做的馒头皮薄如纸,馅香可口,特别得“老佛爷”的赞赏。有一次慈禧太后去东陵祭祀,谢二没有陪同,到了东陵,慈禧太后想吃馒头,吃完觉得味道不对。 她问起原因,属下却说谢儿没有随她去,而是刘达所为,结果她大怒,将刘达打了四十棍,并立即命令谢儿赶紧去东陵。

慈禧太后爱吃的菜肴中,有一道菜叫“酿豆芽”。这道菜做起来很费工夫,要选挺拔肥美的豆芽,先用手掐去头尾,只留中间,再用细铜丝掏空,再塞入事先用鸡肉或其他调料调好的馅料,上锅蒸熟即可。光是这一道菜,十个人就要忙活一整天,累得要命。她爱吃的面食中,有一种“小馒头”,主要用料是栗子面、小米面、豆面、黍面、玉米面,再加桂花、白糖、枣泥,精心做成拇指大小的馒头。 寿山坊制作的食品种类繁多,能做出400多种小吃,4000多种菜肴,还有燕窝、鱼翅、熊掌等各类优质高档食品。

慈禧太后每日的进餐时间固定,一般是早饭六点,午饭十二点,晚饭六点。也有晚饭。进餐前,把所有菜肴装入食盒,摆在廊下桌上。菜肴盛在二龙戏珠的淡黄色木质饭盒里,饭盒底部有锡座,座上盛满热水,铺上棉垫,可长时间保温。慈禧太后一般在距寿山房一百多米的乐寿殿进餐。每次进餐前,乐寿殿正厅的几张桌子临时拼成一张大餐桌,只有总管太监下达“送餐令”后,才把所有餐食从寿山房运到乐寿殿。 饭菜送来时,厨房里有几百名年轻太监。当供膳太监宣布上菜命令时,每个太监就将自己的饭盒扛在右肩上,由主食太监和总管太监依次带领太监们进去,然后主食太监们将菜肴摆放到餐桌上。这时总管太监李莲英就用银筷子尝菜,认为安全可靠后才请太后进餐。太后一天的伙食费是100两白银,比乾隆皇帝规定的60两要高,当时100两白银可以买12000公斤大米,按照当时普通农民正常的粮食消费量,每人每年300公斤,够一个人吃40年。 真是“君王皇后一餐,百姓几年粮”。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夏季是如何吃寒食的呢?慈禧经常吃一种叫“甜碗”的寒食,用莲子、莲藕、各种果蔬、冰糖做成,冷藏后食用。据说慈禧太后十分喜爱,如果宫女、太监们能赏赐一碗,那可真是一大福气。​​清末开始使用冰箱,但那时的冰箱不是机械制冷,而是用天然冰块制冰。冰箱外观呈斗状,即方形,上部略大于下部,从下部向上逐渐变大。大冰箱高80多厘米,体积大,容量大。冰箱下部有水孔,盖上有通气孔,方便冷气排出,能使室内凉爽。 宫中的冰箱多为红木材质,也有部分为珐琅材质,其表面有不少雕刻或镶嵌图案,亦是精湛的工艺品,其应有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北京的历史故事_北京的历史传说相关文章:

1. 老北京历史故事

2. 北京传奇

3. 紫禁城历史故事传说选集

4. 故宫历史故事、传说精选

5. 紫禁城的传说

6.历史传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