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现象泛滥,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admin 2024-07-27 阅读:3

暑假以来,各地进入旅游旺季,人们频繁使用线上旅游平台购买机票、订酒店等,大数据“杀熟”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有消费者投诉,在同一平台、同一时间预订同一航班,不同账户显示的机票价格相差近千元,会员价比普通用户还贵;有的人预订酒店失败,换手机查看却发现价格居然上涨了……不少消费者感叹“最懂我的人骗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杀熟”有14248条相关投诉,搜索关键词“大数据杀熟”有7245条相关投诉。不少商家都遭遇过大数据“杀熟”现象,在旅游、住宿、网购等领域尤为突出。

大数据杀熟ppt_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5000万_

大数据“秒杀老客”的背后,是商家对“算法”的滥用。

有些商家不根据商品本身的属性、功能来定价,而是根据消费者心理、行为分析的结果来定价,使得消费者在同样的交易条件下,面对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这种大数据“杀熟”的行为,违背了公平、诚信的原则,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从商业角度看,企业追求利润无可理解,但当算法成为“算计”消费者的工具时,就触及了商业道德的底线。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算计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带来好处,但会逐渐破坏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

今年7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在同样的交易条件下,设定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这是我国首次在行政法规中对大数据“杀熟”行为作出差别定价规定,《规定》的出台将更好地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倒逼企业规范经营。

大数据信息应该更多地用来改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侵犯消费者权益。“杀死熟悉”会杀死信任,最终可能会“杀死”自己。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