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观察】
文化遗产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熠熠生辉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
在香港繁华的街头,装潢古雅、飘散着药草香气的凉茶店犹如一道风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丝在地气息与文化。
香港中环街市附近,有一家百年老店,八仙桌、大银壶、小铁秤、樟木柜等陈设,仍保留着历史的痕迹。市民们在门口排队购买凉茶、龟苓膏。更让人吃惊的是,店里坐着一位老中医,可以为顾客把脉、开药,店里还提供中药煎药服务。
“炎热夏季,喝一杯凉茶不仅能让人凉爽,还能静心。”香港市民李女士说,凉茶泡制技艺在香港传承百余年,喝凉茶已成为香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凉茶的制作工艺和饮用习惯,深植于传统中医药文化。2006年,凉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凉茶也成为首批入选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之一。
粤剧、香港中国旗袍制作工艺、大澳端午节、中秋节(大坑舞火龙)……从表演艺术、手工艺到民俗民俗节庆,香港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些文化瑰宝历久弥新,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香港继续熠熠生辉。
客家貔貅舞第六代传承人钟浩生(右)向观众讲解香港貔貅舞的传承。光明日报记者龚亮/光明图片社
制定名单 打造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本营”
香港靠近港铁葵涌站,高楼林立之中,有一片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区,名为“三栋屋”。三栋屋是香港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客家村落,1981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1987年改建为博物馆后正式向公众开放。由于香港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客家文化有关,2016年,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在三栋屋博物馆成立,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及推广活动,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了解。
走进三东坞,会看到建筑布局如棋盘般,中轴线上是前殿、中殿、祖堂,中间是四座独立的民居,左右两侧是横屋,后面是排屋。三东坞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面积虽然不大,但展品相当丰富。
记者探访时,这里正举办一场名为“循声寻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两侧八栋横屋内,展出了13项精心挑选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巧妙划分为“日常”和“非凡”两个展区。
“非遗源于生活,很多非遗项目来自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涉及我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而且很多非遗项目都是在专属季节和场合呈现的,涉及丰富的风俗、礼仪、表演和技艺。”工作人员介绍,“日常”展区展示的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非凡”展区则展示在特定季节或场合举行的活动及其相关的表演、技艺。
点心制作技艺、蒸锅制作技艺、雨伞制作技艺、传统日历、麻将牌制作技艺……“日常”展区中这些隐藏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非遗项目,让人不禁联想到在茶馆里品尝一筐筐精致的点心,雨天撑着伞悠闲地走在街上,打开日历查看日常的“该做”和“不该做”……仿佛一幅生活中的非遗画卷。
三栋房屋后面的排屋内,特别展示香港节庆及民间工艺,这里的特别之处在于,非遗项目以“声音”、“乐器”、“身躯”、“场景”四种声音串联起来,分别指喉咙发出的声音、制作过程中工具碰撞的声音、身体动作的声音、不同庆典场合听到的噪音等。
当观赏天后木雕造像的工艺时,游人可以清晰地听到耳边传来清脆嘹亮的乐器声和叮咚作响的雕刻声,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前人辛苦雕琢的场景。
“香港自2009年开始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三年多时间,整理出4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处长何伟仪表示,三栋屋博物馆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本营”,本次展览邀请了3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团体参与制作,并加入艺术、多媒体元素,让观众更真实、深入地了解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魅力。
市民在香港街头凉茶店购买凉茶。光明日报记者龚亮摄/光明图片社
融入生活,不断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6月14日晚,全新改编的粤剧《大鼻子情人》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这是粤剧名宿罗家英酝酿十年的跨界力作,是根据法国经典同名舞台剧重新改编的粤剧。舞台上,粤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与西方戏剧的情节安排、音乐元素完美融合。真挚动人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不少观众被大鼻子情人朱不凡的深情所感动,流下眼泪。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真正走进民众生活,才能走得更远。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德平说:“如今在香港,大大小小的各种剧场、剧团,几乎每天都有粤剧演出。”早在2009年,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香港首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存和弘扬粤剧文化,香港从政府到民间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香港文化博物馆设有常设展厅“粤剧文物馆”,参观者可在此看到历代著名粤剧明星使用的演出用品、精美的服装道具、竹制舞台模型等。馆内的多媒体影音展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粤剧的精妙之处。
为进一步推动非遗走进市民生活,香港特区政府亦参与了一系列公众教育及推广活动。例如“发现非遗”系列活动,透过讲座、导赏、工作坊等活动,向市民推广非遗;“大师来啦”系列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技艺,与观众互动;“非遗精彩”活动让大中学生参与构思及策划非遗传承推广项目,为非遗推广注入创意及新奇元素。
何伟仪告诉记者,2018年底,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亿港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让社会团体和个人申请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该计划让很多难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延续,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推广和传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从香港西九文化区鸟瞰维多利亚港。光明日报记者龚亮/光明图片社
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生产生活实践
俯视、探头、双飞踢、八字花动作……客家貔貅舞第六代传承人钟浩生双手捧着貔貅头,徒弟身穿貔貅彩袍,二人一前一后行走,时而俯冲、时而跳跃、时而飞踢,向游客展示着貔貅舞的剧情动作。
钟浩生儿子钟卓兰是客家貔貅舞第七代传承人。“一开始我不想学,觉得是‘老古董’,看到爸爸是传承人,就不得不学。”钟卓兰坦言,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渐渐爱上了貔貅舞,并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创新表演形式,赋予貔貅更多“潮流”元素。“刚才爸爸跳的这个粉色貔貅,是我设计的。”钟卓兰自豪地告诉记者。
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下绽放光芒,就必须不断创新其形式和内容,适应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实践。
在香港元创方(PMQ)的一家旗袍体验店里,记者看到不少潮流旗袍,在保留传统设计的同时,加入了时尚的纹样和设计,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品味。“如今,很多年轻的时装设计师参与到旗袍的设计中,将怀旧与创意相结合,让中国传统的旗袍和旗袍制作工艺焕发了新的生机。”一位身着旗袍的年轻店员说。
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传播和传承插上了翅膀,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生产生活。为了保护和传承中港两地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盂兰节,2022年,香港树仁大学利用元宇宙技术设立虚拟博物馆,利用8K超高清技术360度展示盂兰节场景。游客可以通过电脑或虚拟现实头盔欣赏虚拟潮剧表演和手工艺展示,沉浸在盂兰节火热的场景中。
文化遗产代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熠熠生辉。时至今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断踏上新的征程,这些文化遗产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愈发绚丽多彩,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珍贵记忆,串联起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情感。
光明日报(2024年7月23日第12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