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王伟
2024年伊始,一则身着鄂伦春族服饰、手牵驯鹿“漫步”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短视频,在国内外各大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哈尔滨迎来冬季旅游新热潮,驯鹿走红。“,让人不禁追根溯源,中国驯鹿的起源究竟在哪里?
鄂温克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驯鹿放牧的鄂温克族是其支系之一,因牧鹿民族而得名。17世纪中叶,驯鹿放牧的鄂温克族从贝加尔湖流域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并逐渐定居在了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密林之中。居住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放牧的鄂温克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少数民族,被称为“驯鹿部落”,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我国唯一至今还饲养驯鹿并保留“驯鹿文化”的民族。
2003年,他们从深山老林迁到根河市定居,但驯鹿养殖传统文化保存得比较完整。
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部落最后一位女酋长的视角讲述了大兴安岭鄂温克族的生存历史,也让这个以狩猎、放牧驯鹿为生的原始部落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随着小说热度不断攀升,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也迅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文旅博主必访必学之地。
2011年,记者到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采访,被鄂温克族放牧驯鹿的独特文化氛围所感动。此后的10年里,他用相机拍摄了34位最具代表性的放牧驯鹿的鄂温克族人。一张张鄂温克族人的画像、年轻一代的面孔,记录了中国仅存的驯鹿部落的前世今生,也见证了新时代放牧驯鹿的鄂温克族人通过自身努力,保护和传承独特而古老的驯鹿文化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鹿族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单纯的驯养、狩猎,逐渐接近现代社会。“现在我们有了帐篷、露营车、无线发射器、太阳能电池板、手机也有信号,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来自部落的肖良库说。
如今,年轻一代的鄂温克驯鹿牧民有了更多的想法,日益改善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驯鹿文化的信念,科技的力量让他们选择“留下来”,也选择做得更好“走远”。
7月份,记者在布东峡营地遇见了一对来自大城市的年轻夫妇,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这个部落,特意来这里游玩。年轻人玩得很开心。“这里很新奇,充满了大自然的乐趣,这些在城市里是看不到的。”他们告诉记者。
布东霞是放牧驯鹿的鄂温克族人,她的儿子肖晨浩正依托根河的自然资源和驯鹿文化,努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直播、新媒体成为他接触外界的有力渠道。布东霞创建账号,在网上发布父母日常生活的视频,引起了国内外网友的关注。在儿子的影响下,布东霞也能从容面对手机摄像头,在社交平台上教网友说鄂温克语。“鄂温克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体系,只能靠口口相传。看到年轻人把鄂温克族的手工艺技艺和养鹿知识传承创新,我感到非常欣慰。”布东霞说。
如今,小陈浩开始组织游学,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驯鹿,教他们做面包和土罗子,给他们讲解鄂温克族的历史文化。小陈浩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和传承鄂温克族的传统。他也相信,家乡的机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回来。
近年来,在当地政策的支持下,敖鲁古雅鄂温克乡不少年轻人在山脚下的定居点开设了驯鹿制品商店、民宿,每年都有不俗的收益,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892元增长到2022年的3.2万元左右。
此外,敖鲁古雅牧鹿部落景区进一步升级改造,游客服务中心、敖鲁古雅酒店、西乌其亚乔洛孜营地、绍莫克德集市等正式运营。
如今,敖鲁古雅猎人饲养驯鹿的习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驯鹿饲养部落”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猎人区通过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日益提升。
从原始狩猎到旅游观光,从与世隔绝的安居乐业到文化交流,鄂温克族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不忘传承和创新本民族文化,为古老的文化赋予了新的活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