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是中国古代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诗歌,以问句的形式提出了对天地起源、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质疑和探寻。全文共172句,包含了202个问题,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科学、历史和神话领域,展现了屈原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关于科学探索
-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 在远古的混沌时期,是谁传授了天地之道的起源?
-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 当天地尚未形成之时,有什么方法可以考证它的来历?
-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 展翅高飞的凤凰,如何能辨识出它的形状?
-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 圆形的九重天宫是谁建造和丈量的?
-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 天上的北斗星系悬挂在何处?北极星又连接在哪个位置?
-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 八根天地柱立在哪?东南方向为何有缺损?
-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 哪些地方阳光照射不到?烛龙在何处照亮大地?
-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 哪些地方冬天温暖?哪些地方夏天炎热?
-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 石林在何处?哪种动物能够说话?
-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 虬龙在何处?它背着什么游玩?
-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 九头蛇在何处?鯈忽鱼又在哪?
这些问题反映了屈原对宇宙起源、自然现象、地理环境等科学问题的浓郁兴趣和探索精神。在古代科学技术尚未发达的条件下,屈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