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葆赶考清醒和坚定

admin 2024-07-01 阅读:4

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七月一日,我们党将迎来建党一百零三周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党要在“过关斩将”中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把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为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效途径。

75年前,党中央离开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奔赴北京。

“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考试’。”2013年7月,刚过党的生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仍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这场‘考试’还远远没有结束。”

“时代是出题人,我们是应试人,人民是考官。”

试卷永远是新的,但本质始终不变,考试的路程永远在路上。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八百里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万丈高耸,一道道清水穿山而过。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凿山凿石、开渠万里,终于在太行山腰上凿出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银河”红旗渠,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人类奇迹。

回首过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奋斗书写了丰功伟绩。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出京视察红旗渠,他说:“没有老一辈人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热血,甚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旅途接踵而至,奋斗代代传承。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性、严峻性空前的风险挑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稳经济、促发展,应对危机、化解危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回首前进征程,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

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困难障碍甚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做好更加艰苦卓绝的努力准备。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港考察。

黄海之滨,山东日照港碧波荡漾。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临岸远眺,远处的码头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吨级货轮排成一列,展现出这座沟通四海的港口的宏伟抱负。

从默默无闻到冉冉升起的明星再到屹立潮头,日照港扬帆起航、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年轻”的5亿吨级大港、全球首个沿海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七位。

“我们都是战士,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继续努力。带着这样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总书记的话语催人奋进,鼓舞人心。

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这是一份特殊的“答卷”——

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7万件,其中中央处级官员86人、厅级官员3533人、县处级官员2.8万件。

有人感叹,读遍二十四史也找不到中共反腐的痕迹。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告诫:“宁可得罪几千人,不能辜负十四亿人民。”这是一份再清楚不过的政治账、民心账。

我们党已经执政70多年,并且还会长期执政,怎样才能跳出历史的兴衰循环?

一个山洞留下了第一个答案——1945年7月,黄炎培一行来到陕北。在他后来的著作《从延安归来》中,记录了与毛泽东主席在山洞里的一次谈话。在回答黄炎培关于如何打破“其兴起之迅速,其没落之突然”的历史怪圈的问题时,毛泽东的回答简洁有力,“让人民监督政府”。

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当选的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总书记被眼前的情景感动:“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以‘延’作风战胜了‘西安作风’。全党同志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员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突破历史循环给出的第二个答案。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的“两个答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这是我们党从延安到北京、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懈奋斗、不断深化认识、积累经验、获得的政治智慧。

今年年初,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纪律教育”。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的纪律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一次党的纪律学习教育。

每次集中学习教育都是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是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把它融入心中、落到实处,把学习教育、巡视整顿贯穿始终,以更高的标准净化思想、净化组织,不断丰富我党自我革命的思想成果。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从一艘小红船成长为引领中国行稳致远的巨轮,坚持自我革命是成功的秘诀。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

北京人民大会堂,其建筑规划呈“山”字形,是人民大国的生动写照。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全国有3万多名建设者参加建设,30多万人参加义务劳动。人民大会堂全部工程历时10个多月才竣工。站起来当家作主的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创造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奇迹。

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安梁家河当知青。住窑洞、睡砖床、忍受虫咬,与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庄稼、放羊、割草、挑粪、运煤,关心过种地的艰辛,听过饥寒交迫的声音。正是在这里,他立下了从政的初衷——“为人民办实事”。

在延安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张思德背柴的塑像,五个鲜红的大字“为人民服务”熠熠生辉。“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党的七大上被写入党章。

中共二十大闭幕后,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回到延安,满怀深情地对乡亲们说:“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也是服务人民的党。共产党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的事情。”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_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杨家岭参观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人民的党”“我们自己的党”“老百姓的党”……回首往事,习近平总书记穿越时光隧道的感悟令人回味。

远远望去乌江悬崖,他指出“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伟大成就”;望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他感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赢得了人心,是亿万人民坚定地选择站在我们一边”;走进新四军纪念馆,他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把建设强国、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历史的回声,现实的路标。

年轻的科研队伍夜以继日地奋斗,让中国追星的航天梦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百余万河长湖长积极履职尽责,守护东流的清水;数百万村干部奉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让“人民不再辛苦,就能过上小康生活”的千古佳句变为现实……唯有依靠人民、同舟共济,才有不断冲破藩篱的力量。

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满怀信心地迎接考验,继续前进。

抗洪、抗震、控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汇聚起强大合力,绘就了震惊世界的感人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2024年新年贺词时深情地说:“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新的“考试”是清醒的、坚定的——只要99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连心、共同面向未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让人惊叹的奇迹!

制片人:耿志民

制片人: 星来 宁莉莉

撰稿人:杨彩云

视觉丨蒋宇航

程宇 校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