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骑行的凉爽夜风、深夜食堂的烤肉刨冰、水库边的浪漫露营、演唱会现场的闪烁星空……炎炎夏日,避开白天的烈日,清凉的“避暑夜游”成为文旅市场的新宠。避暑但不避暑,“白天宅在家,晚上玩乐”,大家纷纷解锁避暑新玩法,层出不穷的夜游创新玩法在各地被精彩呈现。
夏季夜间文旅消费迎来高峰
暑假临近,北京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市民暑期生活。重点打造夜间文旅消费,推出户外骑行、深夜食堂、露天电影、光影音乐节等多项文化娱乐活动,打造多元化消费业态。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法海寺等多家博物馆、图书馆也将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山西太原,夜幕降临,钟楼街灯火辉煌,漫步、打卡、购物、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旅游招待所 荆:既有繁华又有古朴的感觉,最近天气比较热,晚上降温后,微风徐徐,凉爽宜人。
市民杨锐:这个街给人的幸福感很高,一家人吃喝玩乐的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
6月至9月,上海将围绕夜购、夜餐饮、夜演艺、夜娱乐、夜游览、夜活动、夜读书七个维度,推出一系列特色夏夜活动。
广州打造“Young CityYeah City”(羊城夜市),推出丰富多彩的“美食+”“旅游+”“艺术+”“文化+”玩法,持续打造夜间消费品牌。
璀璨灯光助力农村夜经济
如今,这股夏日夜游风潮已不再局限于城市,夜间文化旅游正逐步下沉至县区,让农村夏夜“更亮”、更热闹,夜间消费“火爆”。
近日,厦门同安推出“东方风情季”系列活动,今年活动主要包括啤酒电音节、渔村生活节、厦门国际啤酒节、东方浪漫线潮流活动等,走进朴头、后田、盘涂、滨洲四大沿海渔村,以“一村一品”特色海鲜为主线,以“海味”美食为主线,欢迎海内外游客品尝地道海鲜,欣赏绝美滨海风光。
厦门市同安区后田社区党委书记林国阳:去年我们开展了“一村一品”活动(后田社区),就是海鲜卷,现在我们注册了三个商标,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发展产业。
在河南信阳,每当夜幕降临,大大小小的水库边总能看到闪闪发光的露营帐篷。篝火晚会、星空音乐会等新的消费场景,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流连忘返。
多地文化场馆延长开放时间 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
“夏日夜游”的火爆也给不少文化场所带来了新的灵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书店等推出夜间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今年暑期,为最大程度满足游客需求,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博物馆均延长了开放时间。近年来,不少博物馆都推出了夜间开放措施。除了延长开放时间,提供的文化服务能否更加丰富,也是游客的另一大诉求。此前,湖南省博物馆推出实景解谜游戏《马王堆符文之谜》,带领观众探索符号和文字背后的秘密,受到游客欢迎。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书店推出24小时服务。晚上11点半,上海和平公园里的这家24小时图书馆依然灯火通明。记者看到,近三分之一的座位都被占满,有的忙着学习充电,有的拿着电脑加班,还有的沉浸在阅读空间里静静地读书。据了解,自4月23日图书馆正式开馆以来,累计进馆读者已达33万人次,图书流通量近12.4万册。这样一个24小时开放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阅读需求。
夜间文旅消费带动经济核心引擎
城市大小巷中灯火通明的街道诠释着夜晚的“火热”。近日发布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指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小瑜:到2023年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总体市场规模是1.57万亿元。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实际上占到了整个消费市场的60%。
夜间消费还有“黄金4小时”和“核心6公里”规则。“黄金4小时”是指晚上6点至10点,是夜间黄金文旅消费的高峰期。“核心6公里”是以住宿地为中心,以6公里为半径的全要素夜间文旅消费业态。
当前整个文化旅游市场,其实正在从1.0的观光市场逐渐向休闲+观光,覆盖全流程、全要素,包括品质、主题、休闲度假、消费等。(总台央视记者刘璐璐李冰朱诗松宋云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