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建都时间较长的历史文化名城

admin 2024-07-18 阅读:4

关于洛阳的十个历史故事

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1个朝代在此建都或佥都,建都时间近900年,是中国建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今天,我给大家分享10个关于洛阳的历史故事,相信读者们会感兴趣的。

关于洛阳的十个历史故事

1. 定都中原

大禹治水后,又铸了九鼎,商周时期,九鼎成为国宝,谁想统治天下,先得九鼎。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率军攻灭了商朝。灭掉商朝之后,周武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把九鼎移到周朝的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南)。谁知九座大鼎犹如一座座小铁山,难以搬动,难以运输。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据说搬一鼎要八九万人,拖了好几个月才到洛阳。等他们准备再次向西拉的时候,无论用什么方法,大鼎都像是生了根一样,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 武王闻知此事,叹息道:“九鼎乃国之珍宝,到洛阳之后不西去,必有其因。夏朝的都城在洛阳,洛阳又位于天地的中心,莫非天意让我迁都洛阳?若是如此,就将九鼎置于洛阳吧。”岂料,就在武王即将行安放九鼎之礼之时,却不幸病逝。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在周公的辅佐下,在太庙内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大殿,择日召集八方文武百官、诸侯,举行隆重的立定鼎礼,标志着周朝完成了灭商、平定天下的大业。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周公辅佐周成王“立定鼎于洛阳”的功绩,修建了气势宏伟的周公庙,庙内正殿便称为“定鼎殿”。至今,周公庙仍坐落于洛阳故城西门外,供人们参拜瞻仰。周公庙前的道路便被命名为定鼎路。

2. 起初傲慢,后来尊重他人

苏秦,字箕子,东周洛阳宣离人。出身农家,自幼志向远大,随鬼谷子学说经,多年后离开师父,下山求名。

苏秦先回到家乡洛阳,变卖家产,然后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没有一个君主赏识他,苏秦只好衣衫褴褛,鞋履破烂,垂头丧气地回到洛阳。

洛阳的家人见他这么惨,对他也不好。连苏秦央求嫂子给他做饭,嫂子也不肯,还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苏秦这才振作起来,努力学习。他把头发扎起来挂在房梁上,用锥子扎腿。“悬头锥子扎腿”这句俗语就是由此而来的。

一年后,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开始第二次周游列国。这一次,他终于说服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手抗秦”,并被封为盟主、六国宰相。当苏秦光荣回国时,他的亲属们却改变了态度,“四次跪拜致谢”。苏秦不禁感叹:“人生在世,地位和财富真是不能不重视啊!”

这就是“先骄后恭”的典故,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先骄后恭,随机应变、随机应变的人。

3. 挑剔

远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在京城设立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位于洛阳开阳门南五里处。当时在国子监里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挑肥拣瘦”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太学里有一位学问渊博的博士,名字叫甄,他非常有学问。有一年腊月三十,光武帝刘秀下诏赏赐太学博士每人一只羊,让太学士们开开心心地过春节。可是,当羊到了太学士那里,问题就来了,原来每只羊的大小不一样,肥瘦程度也不一样,如何合理分配呢?太学博士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这时,振宇站起来说:“我们都是教学医生,都是榜样,不能挑三拣四!”说完,他从羊群里挑出一只最小最瘦的羊牵走了。这下,大家不再争吵了,很快羊就分完了,大家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三国历史故事_三国历史故事大全_三国历史故事的词语

放羊的故事流传开来,洛阳人对郑裕十分推崇,给他起了个尊称“瘦羊博士”,从此,“挑肥拣瘦”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

4. 洛阳纸张需求旺盛

人们常说洛阳自古人才辈出,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就是古代文坛上众多才子中的一位。

左思出身贫寒,相貌丑陋,但他视荣辱为无物,视名利为粪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文学创作中,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著名诗文和名篇。其中《三都赋》发表后,受到朝廷和民间各界的热烈推崇,一时风靡洛阳。豪门富户争相抄写,洛阳市场上纸价昂贵。后来“洛阳纸贵”成了一句著名典故,常用来赞扬某些作品的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5. 程门理学

北宋时,福建江东县有一位书生叫杨时。他特别喜欢读书,到处寻师问友,师从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镐。程镐去世后,他把杨时推荐给弟弟程颐,到洛阳宜川所建的宜川书院读书。

当时杨时已年逾四十,学识颇丰,但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重友,深受程颐的喜爱,程颐视他为得意门生,继承其真传。

有一天,杨时和同学有作向程颐请教知识,却恰巧撞见老师在屋里午睡。杨时劝有作不要叫醒老师,两人便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待老师醒来。不一会儿,大雪落了下来,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有作仍旧站在雪地里。有作实在冷得受不了,他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直到程颐醒来,才发现门外有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尽心尽力地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会了老师所教的知识。

后来杨时又南下传播程式理学,自成一派,人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雪里求学”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恪尽职守、敬重老师的学生。

6. 开心不舍离开

人们常把乐得忘家、忘根、不思故土的境遇比喻为“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时期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国最后一位君王刘禅投降,被发配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房屋、月费、仆役百人。刘禅登门谢恩,司马昭便设宴款待,歌舞助兴。蜀乐奏起,蜀国旧臣,国破家亡,悲痛万分,纷纷落泪。刘禅却无动于衷,自嘲一笑。司马昭见状,问刘禅:“你想念蜀国吗?”刘禅回答:“此地甚欢,我并不想念蜀国。”他的旧臣顾正听了,赶紧找机会低声对他说:“陛下,以后司马昭若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我祖宗的坟墓远在蜀国,我日日思念!’” 这样,司马昭就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牢记在心里。两人半醉的时候,司马昭又问道。刘禅急忙把顾正教他的话重复了一遍,可他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怎么像顾正说的呢?”

刘禅惊讶道:“你说得对!”司马昭和群臣都笑了起来。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便再也没有怀疑过他。刘禅在洛阳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余生,流传了这段“乐不思蜀”的搞笑佳话。

7. 死在马皮里

马皮:马皮。用马皮裹住身体。指战场上英勇牺牲。出自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夫死边塞,裹马皮而葬,何可卧于妇人手下?”

话说东汉时期有位将军叫马援,善战。有一次,他南征胜利归来,他的朋友们都去迎接祝贺。以谋略闻名的孟冀也向他道贺。马援说:“你们怎么跟普通人一样?现在匈奴、乌桓入侵北方,我正想着请示,要出兵攻打他们。大丈夫必须战死沙场,裹着马皮下葬,怎么能安然地死在妻子儿女的身边呢?”

三国历史故事大全_三国历史故事_三国历史故事的词语

8. 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

意思是说,不能因为一个人年少聪明,就断定他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事。出处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喻语》:“年少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是个好人。”

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末年才子孔融。孔融,又名文举,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善于说话。年纪轻轻,就已经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十岁时,他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巡抚,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婴。因为李婴才华横溢,名声大噪,所以巡抚府里来来往往的人,要么是他的亲戚,要么是当时的名人。如果不是名人来访,守门人照例不会通报。

年仅十岁的孔融大胆地去拜见巡抚,到了门前,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巡抚的亲戚,请你通报一下。”

守门人报信后,李元里便接待了他。李元里问他说:“你我是什么关系?”孔融回答说:“昔日我的祖先仲尼(孔子)与你的祖先伯阳(老子,姓李,名尔,字伯阳)是师徒关系(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仪),你我也是故交!”

当时在场的客人很多。李氏等人听了孔融的话,都觉得很奇怪。其中有一个后来才来的官员,名叫陈炜。当客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他时,他随口说道:“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是个好人。”聪明的孔融马上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炜被孔融的话问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人就引用了这个故事中的两句话,把“小了了”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小孩子生来聪明,懂得很多,但因为后面一句“大不是否好”,这个成语的意思就变成了:孩子小时候虽然很聪明,但长大后不一定能成才。

9. 鸡嘴牛皇后

宁为小而洁的鸡嘴,不为大而臭的牛屁。意思是说,宁为小处所独立自主,不为大处所受制于人。出自《战国策·汉策》:“吾闻俗语:宁为鸡口,不为牛背。”

战国时期,洛阳有个叫苏秦的人,他连续十次给秦王写信,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纵横学”。他鼓励秦国与其他六国建立友好“联盟”,然后逐个打败它们,但秦惠文王不理会他。苏秦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乡。家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都不愿意和他说话。后来,苏秦改变了政治主张,决定采用“纵横学”的方法,让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还有一个叫张仪的人,他鼓吹“恒连说”,鼓动六国归附秦国。在汉朝,张仪向汉王施压,说:“臣服秦国就安全,不臣服秦国就危险。”

苏秦到韩后,对韩王说:“韩国领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为什么要向秦国投降呢?如果韩国投降,秦国一定会今年要一块土地,明年要一块土地。韩国的领土毕竟有限,而秦国的贪欲却是无穷无尽的。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尾。如果韩国和秦国结盟,那就成了牛尾。连我都为你们感到羞耻。”

汉王听了苏秦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说道:“我就是死了,也决不屈服于秦国!”苏秦便逐一劝说六国,六国最终结成了以楚国为首的联盟,秦国也被六国孤立了。

10.忘记自己的根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有一次,晋国官员纪谈被派去出使周朝。宴会中,周王问纪谈,晋国为何没有进贡。纪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没有得到过王室的赏赐,怎么会有进贡。周王列举了旧时王室赐给晋国器皿的事例,并问纪谈作为晋国思典的后裔,怎么会“记经忘祖”,即列举了古代的规章制度,却忘记了祖先的职责?

后来它被用来比喻忘记事物的根本,并常常用来讽刺对自己历史的无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