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四年前的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启动“强基计划”。四年过去了,首届“强基计划”的学生们过得怎么样了?今天,易度教育(ID:yidu_edu)与大家分享对清华大学行健学院院长李俊峰教授的深度访谈,一起来看看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背后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成果。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官方账号(ID:chinanewsweekly)
又到了毕业季,在清华大学行健学院院长李俊峰的心目中,这批学生有些特殊,他们是清华大学“强化基础计划”的第一批学生。
四年前的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启动“强基计划”时,李俊峰正担任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处处长。此后,他深度参与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总体设计。与多数试点高校不同,清华一开始并没有将强基计划局限于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而是设计了理工科衔接专业,并为此成立了五个学院,将强基学生的培养统一到学院,将人才培养的实体权交给学院。
行健学院是一所“理工交叉学院”,李俊峰对数学非常重视,他说,只有打好数理基础,以后才能尝试任何交叉学科。他还有一个培养理念,“宁可留出更多空间,也不要超负荷”。他希望同学们不要忙于“考”GPA,而是在“空间”时间里自由探索。一切科研成果,都源自人类最朴素的好奇心。
清华大学在顶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近20年。近日,李俊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强基计划”既是此前探索的延续,也是新的契机。以此为起点,清华大学有效打破了传统专业、院系的界限,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本科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
李俊峰,清华大学行健学院院长。
01
“不要给学生安排过多的课程”
《中国新闻周刊》:清华大学在确定“强基础计划”专业时,为什么在基础学科之外又增加了理工科联系方向?学校层面的考虑是什么?
李俊峰:“强基础计划”的初衷是加强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但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基础学科培养的人才发展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科学家。相当一部分人会以基础学科为起点,深入到各个重要的工程领域。很多工科专业也是以数学、物理为基础的。以行健学院为例,包含的理学专业是理论与应用力学,与之相联系的工科方向有航空宇航工程、车辆工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这些方向都需要扎实的力学基础,而力学与数学的结合又特别紧密。清华行健学院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学习,可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相应工科方向的双学士学位。
基础理工科衔接专业,既突出基础理科专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又充分发挥清华工科实力优势,聚焦国家急需的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技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全方位培养学生。我们希望通过四年的人才培养,让学生做到从理科到工科的融合与衔接。
中国新闻周刊:“理工交叉”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如果课程体系规划不好,很容易变成“大锅饭”,让学生在各种交叉重叠的专业课程中精疲力竭。那么,在设计和重构一套完整的交叉学科培养方案时,行健学院会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实现对四年制课程的全面把握?
李俊峰:理工交叉,不只是要强化工科的理科基础,而是要抓好最核心的课程。比如在行健学院,我们非常重视数学,大一新生要学数学分析、高等线性代数等课程,这些课程的难度不亚于数学专业。因为不管学生将来选择哪个工科,数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生也不具备完全自学这类课程的能力,必须在学院里跟着老师一步步学习,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掌握。行健学院需要这样的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绝不能是“浮于表面”的课程。
早在1959年,钱学森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课》就讲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学生将来要有创新精神,创新就是你要做的事情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那么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形成的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这些东西都在基础课里。所以,行健学院在设计培养体系的时候,就选取了数学和物理最基础的课程,这也符合钱学森的教育思想。
虽然修了很多基础课,但行健学院的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一般只能修19个学分,不像其他院系可以修25个学分。我顶着很大的压力做到了这一点。我计算了必修数学课的难度和课外时间,结合学生可利用的总时间,还和资深老师、往届生做了科学调查。如果学生想多修学分,需要班主任、院长亲自批准。我的原则是“基本不批准”。有学生抱怨:“我爱学习,为什么不能?”我说,爱学习不代表要多修课,如果真的有精力学习,不妨多做些科学研究。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我反复强调一个原则,就是永远不要让学生背负太多的课程。但光有“扎实基础”是不够的,只懂概念、懂定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在“扎实基础”的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从本科开始,无限制地尝试科研,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值得注意的是,行健学院并不强迫学生参与科研,我们要的是让学生认真去体验,看看自己喜不喜欢。多给学生时间去满足好奇心,自主成长,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安排好的小绵羊。小绵羊如何创新,如何走上世界前列?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除了留出空间,行健书院还做了哪些制度安排?
李俊峰:导师制是关键。行健学院提倡“大鱼领路,小鱼跟进”,我们有导师100多位,学院规定每位导师带学生不超过5位,导师固定一年,如果学生的兴趣或关注领域发生变化,导师可以每年更换。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每隔两三周,行健学院的导师们会开一次交流会,导师们自愿参加,这不是形式主义的会议,每次会议人数限制不超过25人,人多了就无法深入讨论,导师们必须带着问题、带着经验来。刚开始有导师质疑,让大一学生参与科研不合理,很多课都还没上。我说,现在科研创新的增长点主要在交叉学科领域。对于交叉学科领域,没有人敢说学完某些具体的专业课就完全准备好了。那么凭什么责怪学生没有学好哪些具体的专业课呢?没有人准备好的领域,我们应该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学生有能力、有兴趣,“留白”之后,有时间,在具体的科研需求指导下,主动自学某些专业课。 这在行健学院,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操作原子力显微镜。图/受访者提供
02
“‘数量’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新闻周刊:“强基计划”旨在探索本硕博连贯的培养模式。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就开设了一些本科、研究生课程,供强基学生先修读。在这方面,行健学院做了哪些尝试?
李俊峰:我们学院实行直通车培养的前提是个性化培养。有的学生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科研志向,所以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阶段,都需要对自己的科研规划做一个8-10年的长远规划。这就意味着不同学习阶段的培养计划要统筹考虑:哪些课程可以本科阶段提前修,哪些课程要延后修?如果需要修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可以先把哪些专业课程放一边?
在导师制的基础上,行健学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一人一计划”本硕连读制,有明确科研志向的学生申请后,可以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长远规划和学习需求,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该制推行之初,也有不少老师担心,让学生自行设计培养方案,会影响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也有老师认为,如果学生真的需要,可以多选一些课程。在我看来,如果学生把时间都花在上课上,还怎么去尝试科研呢?
至于严肃性,一方面,学院对申请者不设门槛,没有学分、GPA要求,只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有空余时间学习”;另一方面,学院对重新设计的培养方案有极高的审核门槛。每一份“一人一策”方案,一般都要经过五六轮反复修改、讨论、评审,每轮都有院长、副院长、教务老师和相关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为此,学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如果报名人数太多,很难继续推行。但严格的审核也能筛掉一些投机取巧者,一些打着“一人一策”的旗号,想变相转专业的学生,很快就会被识破。
为什么要经过这么多轮呢?因为学生需要在自己的提案中明确课程调整的依据,也就是自己的科研计划,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如果学生没有做过科研,是写不出这些内容的。专家主要负责评估学生的科研计划是否合适、创新性、可行性。有的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反复修改计划,这学期过不去,下学期再来。我们不设deadline。
经过几轮评审后,学生就可以进入最后的答辩环节。专家会现场询问学生的科研计划:“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方法?如果不行怎么办?你还会尝试哪些其他方法?”即使那些计划最终没有通过,但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也会对自己的培养体系和学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知道,很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后,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学科的课程逻辑。参与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很重要的收获。
另外,要防止一些学生受功利主义驱使,想通过“一人一策”提前“锁定”未来导师的招生名额。我们的学生和“一人一策”导师不形成绑定关系。这是为了避免政策异化,从“争GPA”到“争科研”。“争”意味着没有多样性,没有包容性,意味着我们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学生要“争”。
行健学院的培养方案本身就多样灵活,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无需申请“一人一策”。目前已有20余名学生进入“一人一策”直通车培养通道。其中,2020级的一名强基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末我们刚下达“一人一策”通知就申请了。他在上大学前就对飞行汽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其设计的个性化方案也着眼于车辆工程与航空航天工程的交叉领域。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他的导师告诉我,这名学生表现特别好。
这个学生在学院的学习成绩总体优秀,但排名并不是特别突出。大学和中学都存在所谓的“前十现象”,一些排名靠前的学生在科研创新成果上未必比中上学生更好,因为优秀学生把太多精力花在了分数本身上,而中上学生可能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尝试各种新鲜事物、自由寻找成长机会上。其实,一些大学在研究生招生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以成绩为主,而很难判断学生是否适合科研。实行“一人一策”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全程、长期的动态监控,从而有机会招到更理想的弟子。
《中国新闻周刊》:但“一人一策”模式需要教师投入很大的精力,这种模式在其他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如何?
李俊峰:“一人一计划”推进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投入多少精力和资源,而是来自理念的阻力。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确实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但教师愿意这么做的前提是全校把人才培养放在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让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成为全校的风气。
另一个观念上的挑战是,学校能否接受所谓的“失败”。实施“一人一策”后,可能有10%的学生脱颖而出,但另外10%的学生在尝试个性化课程、走错路,甚至挂科后,发现自己“不够好”。这些学生是“失败”的学生吗?
清华大学领导曾说,不希望清华学生同质化,全是优秀,没有差生,没有优秀生。那么,是不是应该提供一些宽松的政策,让一些顶尖人才“脱颖而出”呢?这些政策难免会被一些人利用,引发各种问题,但为了防止出现问题,是不是应该把这扇门关上?中间的平衡点在哪里?这需要每一所大学认真思考。
清华大学行健书院新生训练营。图/受访者提供
03
“打破传统部门界限”
中国新闻周刊:清华大学为什么专门为“强基计划”设立了五个学院?清华的学院制与其他学校有何不同?
李俊峰:清华的学院制和很多其他学院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都是在学院培养,学生身份永远属于学院。国内有些大学的学院只负责培养1-2年,之后就分到不同的专业院系,不管教学计划如何。但在清华,学院是育人主体,每个学院都成立了跨学科教学委员会,会同相关专业院系制定学生培养计划。
学院最大的优势在于专注于本科人才培养,与传统院系完全不同。过去有些院系有“人设课程”的现象,为了让老师完成工作量,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即使按照培养计划这门课程应该取消。但在学院,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作为学院院长,我唯一的任务就是把本科生培养好,着力为学生协调全校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我只会把必要、重要的课程放在培养计划里。如果同一门课程有多个老师可以选择,我会选择最合适的。但如果我在院系,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室安全、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其实是我比较少操心的事情之一。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清华在“强基计划”启动后,决定推动学院制改革。其实,学校十多年前就注意到了“为学生设置课程”、工科专业范围过窄等问题,但改革艰难。学院制带来了新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成立的五个学院其实是清华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
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亟待理清院系关系。两者应该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学院代表学校协调院系共同培养本科生,这些学生培养出来后,还是会送到研究生层次的院系,因此院系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同时院系也应该转变观念:本科生培养是整个学校的事,而不是各个学院的事。
《中国新闻周刊》:书院制打破了传统院系的界限,是否更利于跨学科研究?
李俊峰:作为试点,在打破院系壁垒的同时,学院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就是做好交叉学科研究。一个学校不可能设置几百个固定的交叉学科专业,但一个学院可以跨越几百个充满活力的新方向。学院鼓励所有学生通过科研实践,主动跨越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但目前行健学院学生的跨度还不够大。如果要跨过一条河,有几种方法。一种是建一座石桥,中间有好几个桥墩。每个桥墩的地基都很深很坚固,“桥墩”之间的跨度很大;另一种是建一座浮桥。但我希望是前一种跨度大的跨度。比如有一位本科生,他的研究是航天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这个专业跨度就比较大。未来要提倡这种跨度,而不是狭隘的跨度。
行健学院学生参加学院农耕活动。图/受访者提供
中国新闻周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了几十年,从最早的少年班,到“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清华一直是各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先行者,这次“强基础计划”有没有借鉴前人的经验?
李俊峰:“强基础计划”对以往培养顶尖人才的经验既有借鉴,也有创新。以2009年成立的“钱学森力学班”(以下简称“钱班”)为例,它属于“清华学院人才培养计划”,采用首席教授负责制。首席教授郑泉水院士曾经讲过一个概念:翻转。通常本科生以上课为主,基本不做科研,但“钱班”要求学生以科研为主,上课为辅,旨在构建开放创新的教育模式。行健学院正是受这个概念的启发。
但值得注意的是,“乾班”每班只有30名学生,导师和实验室资源都跟得上。而“强基础计划”的学生规模则要大得多,所以在行健书院,我们把传统课堂模式和“乾班”的翻转模式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学好基础课,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尝试科研。在清华培养顶尖人才的历史上,对深厚数学功底的追求也是延续,这也是“强基础计划”将继续坚持的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培养顶尖创新人才的三要素:第一,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和接触足够大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和热情,并执着地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优秀、经验丰富的导师来指导学生。这背后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有潜在的学术兴趣,他们可能不知道或不清楚,但教育者可以用广泛的前沿科学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感兴趣的领域,逐渐形成志向,并坚定地向前迈进。
本文于2024年6月24日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第1145期,作者是记者霍思懿,题为《直通车培训的前提是个性化培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