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布达佩斯7月14日电 题:匈牙利汉语教育从稀缺到普及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匈牙利罗兰大学成立于1635年,是中东欧地区学术声誉最高的大学之一,也是中东欧地区第一所设立中文系的大学。罗兰大学中文系自1923年成立以来,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随着罗兰大学中文系的发展,匈牙利的汉语教育也由稀缺逐渐走向普及。
汉语教育在匈牙利发展得如何?匈牙利“汉语热”的历史和现实成因是什么?汉语教育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匈关系发展?围绕上述话题,匈牙利汉学家、罗兰大学副校长伊姆雷·哈马尔教授近日接受了中新社《东西方问题》栏目的专访。
罗兰大学是第一批匈牙利汉学家的摇篮
匈牙利的汉语教育可以追溯到1923年,当时著名的突厥学家维尔莫斯·普勒教授在罗兰大学创办了东亚学系,教授日语和汉语。1943年,被誉为“匈牙利汉学之父”的拉约什·利盖蒂接替了维尔莫斯·普勒教授的工作。作为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的学生,利盖蒂在巴黎学习了高水平的研究知识,并成功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育中。
据郝庆新介绍,此后的20多年里,罗兰大学东亚系培养了第一批匈牙利汉学家,如特凯、琼戈尔等,这些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随着中匈两国交流的频繁,罗兰大学的汉语人才培养也得到了加强。新中国成立后,匈牙利是最早宣布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1949年10月6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在此背景下,中匈两国开始互派留学生。
“当时有一批匈牙利学生,他们汉语不太流利,但读文学没问题,后来被派到北大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学。”郝庆新介绍,包括安德烈·加拉、约萨·山多尔在内的这批学生毕业后,都回到罗兰大学中文系担任教师,继续投身于汉语教育事业。
郝庆新亲眼见证了汉语教育在匈牙利逐渐普及的过程。他说,最初,汉语是罗兰大学的辅修课程。1985年,汉语专业由B类专业升格为A类专业,与英语、法语、德语并列。1986年他来到罗兰大学时,汉语已成为主修专业。此后,报考汉语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中文系也于2000年设立了汉学博士点。
2002年,郝庆新出任中文系主任,开始推动政策变化,不再限制中文系招生数量。在他的带领下,罗兰大学中文系的汉语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匈牙利唯一的汉语教师培训硕士项目在这里开办。目前,罗兰大学中文系每年可接收约100名学生,比1986年增长了10倍。
记者走在罗兰大学文学院校园里,不时遇见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学生。据了解,罗兰大学中文系已开发出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汉语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中文系还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交换生、联合科研、师资培训等形式,推动中匈教育文化交流。
在匈牙利古都塞克什白堡举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复制品展览,展出了近50件兵马俑复制品和两件青铜车马复制品。图为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拍摄的秦始皇兵马俑复制品。中新社记者 德永建 摄
匈牙利“汉语热”有历史和现实原因
2006年12月,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这是匈牙利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匈牙利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汉语和文化机构。郝庆新介绍,2007年,罗兰大学四所附属中学之一开始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也是在这一年,他申请将汉语纳入匈牙利高考体系。
目前,汉语已纳入匈牙利国民教育体系,年轻人可选择汉语作为第一外语参加中小学入学考试。郝庆新认为,此举意义重大,对于汉语教育的推广十分重要。
多年来,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在匈中语言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郝庆新还与同事们合作编写了匈牙利第一套本土汉语教材——《匈牙利高中汉语教材》,并编写了《汉匈词典》《匈汉词典》等工具书。
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的示范效应下,匈牙利孔子学院的数量逐渐增多,学习汉语的热情也随之高涨。郝庆新介绍,目前匈牙利共有6所孔子学院,不少对口大学也开设了汉语课程。此外,匈牙利还有两所教会大学,虽然没有孔子学院,但近十年来也开设了中文系。不少中学、小学也开设了汉语课程。比如,匈中双语学校就有很多匈牙利孩子,那里的学生到中国读大学的情况很常见。
“每年,布达佩斯大概有600到700人参加汉语水平测试,这个数字相对于布达佩斯学生的比例已经很高了。”郝庆新指出,“汉语热”在匈牙利持续多年,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也有丰厚的现实土壤。比如,匈牙利和中国有着传统的友谊。匈牙利学者认为,匈牙利人来自东方,两国人民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两国的文化传统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十分重视家庭、热情好客。另一方面,随着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紧密对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匈牙利投资发展,两国人文交流也更加密切。
郝庆新介绍,目前,包括匈塞铁路在内的大型项目在匈牙利已经顺利实施,还有更多项目正在商谈和建设中;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多家中国大型企业在匈牙利投资,当地中资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也很好。学生如果学好中文,将来的就业机会也会更多。“我们很多学生都是边学习边打工,当地对中文教育的需求很大。”
华文教育促进东西方相互理解
目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常常存在一些误解,汉语教育对增进东西方相互了解能起到重要作用。在郝庆新看来,东西方增进相互了解最重要的是文化交流。作为汉学家,我们要发挥好桥梁作用。
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匈牙利游客参观在匈牙利古都塞克什白堡举办的“仙玉铠甲——中国汉代文物展”。中新社记者 德永建 摄
“我认为要提高西方对中国的了解。”郝庆新说,其实中国对西方文化非常熟悉,中国很多人都学英语或者欧洲语言,通过大量阅读,几乎了解了欧洲的历史、音乐等方面。但如果你问普通欧洲人,他们可能知道北京、上海,却不知道中国其他城市。“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郝庆新指出,匈牙利和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汉学家们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要通过汉语教育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我们要培养更多懂汉语的人。”
郝庆新希望两国高校之间能有更多交流项目。据他介绍,罗兰大学设立了很多奖学金,鼓励汉语专业学生到中国交流。不过疫情期间,这类交流受到了一定影响,好在现在正在慢慢恢复,今年也有不少学生到中国交流。“让学生亲眼看到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文化,增进了解,这很重要。”
由于语言体系的差异,学习中文对欧洲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采访最后,郝庆新建议学习中文的人要坚持,要学会克服困难,要学会享受写汉字的过程,因为写汉字往往是学习中文的人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们学中文的时候,也是每天写汉字,即使写了忘了,也会重新写。不要灰心,迟早会成功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完)
受访者简介:
哈马尔先生是匈牙利著名汉学家,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曾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是新版《匈汉词典》和《汉匈词典》的主编。匈牙利罗兰大学中文系成立于1923年,是中东欧地区最早设立中文系的大学之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