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刘浩楠 何凯 视频剪辑 吴嘉英 调色 江勇 海报 周欢 后期制作 王宇 刘瑞琳
69岁的张万才从城市回到家乡,从事文物保护员的工作。他独自守护着山西高平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嘉祥寺,并享受着这份孤独的工作。
文物保护员是一个冷门职业,与城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同,在农村,这样的职业多由村里的中老年人担任,一把钥匙、一位老人、一座古庙,构成了农村的文物保护员队伍。中国文物保护的日常场景。这也是69岁的张万才为自己安排的晚年。
山西省高平县三家镇赤香村家香寺本文图片由澎湃新闻记者刘浩南、何凯拍摄
山西省是全国文物保护重点市,高平市是山西省文物保护重点市。高平市是中国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县级市之一,拥有多达22处,其中嘉祥寺位于三甲镇赤祥村。
嘉祥寺中殿壁画
嘉祥寺虽历经千百年的风蚀、水侵和人为破坏,但寺内的壁画、佛塔、斗拱等文物依然保存完好。嘉祥寺的中央大殿建于金代。大殿内部是一幅明末的巨幅《八仙会》壁画,残存的色彩令人震撼。前殿和后殿建于元代,里面原本有很多石佛像,但后来被被毁坏而无法保存。
嘉祥寺造像
两棵300多年的古柏遮蔽庭院,柏树下是寺内最古老的两座石塔,为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所雕,工艺精巧,保存完好。上面刻着佛顶陀罗尼经和阿弥陀佛经。在亲自进入之前,很难想象在这样一座细节令人惊叹的千年古庙外,还有村民晒干的玉米棒。我首先在嘉祥寺门口的玉米棒旁遇见了张万才。
嘉祥寺院内的石刻经幢
嘉祥寺的精美屋檐
张万才2018年接手嘉祥寺钥匙后,每天至少巡寺两次,检查文物是否有异常。嘉祥寺目前不对外开放。冬天,嘉祥寺积雪不化,寺庙很快就高过膝盖。我们拜访张万才的那天,他正在清扫连接各个殿堂的通道。平时,他是唯一一个每天走这条路的人。
2024年1月的一天,张万财进嘉祥寺做事
雪后,张万才打扫了庭院
他为何会在这座寺庙里度过晚年?张万才夫妇向我们讲述了一些往事。张万才自幼喜爱古诗文,长大后从事会计工作,在南方某城市从事房地产公司工作,和朋友做石材生意的他告诉我们,无论去哪里,心里想的都是家附近的赤香村和嘉祥寺。
张万才年轻时的照片
据张万才父亲说,他们祖上明代三代都是著名的医官,明万历年间,嘉祥寺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正是张家出资修建的抢修,拯救了嘉祥寺。嘉祥寺修缮的那天,张家的祖先笑着去世了。对嘉祥寺的执念似乎从祖辈的故事中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张万才掩饰不住自己的说起这个“家族传奇”,他无比自豪。
张万才祖先塑像
有太多理论无法验证,但这座纪念碑经历的漫长岁月,产生了巨大的时空错位感。如果嘉祥寺有眼睛,它会看到这么多。这里曾经是一个僧侣繁华的地方长期居住于此,历经天灾战乱,僧侣逃亡,荒草遍地,檐梁坍塌,历经世事变迁,人为破坏,曾被用作教学楼村里有小学和中学,学生们在壁画和佛像下朗读,其中读书最好的一个学生叫张万才,千年来,他一直是这座庙宇的看管人。
嘉祥寺大殿檐上留下的岁月痕迹
张万才希望嘉祥寺能被更多人看到,希望这座国家级文物有一天能向公众开放。“被看到”不仅仅意味着“参观”,还意味着它的历史被记录下来,让更多人能够后人可以查阅。为了实现上述两个愿望,张万才自学摄影和操作电脑,四处走访,自费收集嘉祥寺史料。他撰写了三本嘉祥史料从寺庙整体、修复历史、寺庙壁画等角度介绍寺庙。
张万才自费编著的《中国·山西:嘉祥寺壁画》
张万才的书房里,放着很多关于嘉祥寺的纸质资料,还有一台相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些都是他的宝贝。张万才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间约10平方米的书房里,开心地翻阅着并撰写了另一本有关嘉祥寺历史的书,这本书是另一个“嘉祥寺”和张万才的精神天堂。
张万才正在书房里整理、研究嘉祥寺相关资料。
在现实层面,文物保护员300元的工资和上级部门迟迟不批准寺庙对外开放,仍让张万才感到困扰。张万才希望文物保护员的工作能够守护嘉祥寺以后可以交给自己信任的人,但他也感叹,一个月300元的收入,很难找到愿意接手的人。张万才希望嘉祥寺能好好经营,千年古寺的大门紧锁,游客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但去年修缮一新后,却没有对外开放的消息。这些都是张万才难以接受的现状改变。 采访的最后一个下午,张万才讲到了自己在嘉祥寺搜集资料时最深的感受——幸好历代民间文物保护史记者都做得很好,嘉祥寺的经历才得以更好地追溯并对此一直心存感激,张万才相信,自己只是他们之中一个普通的成员。
2024年1月雪后的嘉祥寺
嘉祥寺屹立在千年历史的风中,也屹立在赤香村家家户户的玉米穗和炊烟之中。嘉祥寺若有眼睛,张万才等人的努力或许会被记录下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