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上的五星红旗:农牧民感恩党的见证

admin 2024-07-16 阅读:6

一场大雨过后,内蒙古乌兰毛都草原变得更加翠绿。在如同电脑壁纸般的草原上,中蒙边境的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乡满族村苏道牧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显得更加色彩斑斓、夺目。

牧场的女主人白萨仁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了,她干活儿很快,从一个蒙古包里拿来新鲜的食材,再跑到另一个蒙古包里准备午餐。

上午来的第一批游客是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小学、哈拉黑小学、哈拉黑中学、索伦牧场五连小学的老师们,团建活动开始前,牧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这里所有农牧民家家户户都挂着国旗,我们旅游景点也是一样,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白萨林说,“我们牧民们能有这么好的生活,都打心底感谢党。”

活力内蒙古丨苏道牧场的故事,从一面国旗讲起__活力内蒙古丨苏道牧场的故事,从一面国旗讲起

教师组在苏岛牧场举行团建活动。人民网记者苗杨摄

满族屯满族乡位于大兴安岭南麓,边境线长达30多公里,西北与蒙古国接壤,是全国唯一一个至今仍从事草原畜牧业的少数民族边境乡,曾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称号。

守卫边境的牧民夫妇白萨林和吴苏道不仅是牧场的经营者,更是“草原巡护队”的成员。

“草原巡护队”满族村支队是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配合边防派出所的队伍,主要开展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社区矫正、法制政策宣传等辅警活动。目前,队伍有队员80人,队伍素质过硬、意识高、吃苦耐劳,有嘎查干部、退伍老兵、青年牧民等。

这支队伍被当地农牧民誉为“活的界桩”,其中有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各民族边境牧民汇聚在这支队伍里,共同守卫边境,构筑起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的“三道防线”。

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边境管理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祖国的“北大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地区安宁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实施强边兴边富民行动,实现了富民、美边、稳边、强边防的目标。

“守望草原巡防队”正在沿线巡防。科右前旗宣传部供图

“草原巡护队”沿途巡护。科右前旗宣传部供图

喂饱草料、背上背包,吴素道和其他巡边队员早上6点就聚集在牧场,开始巡边。他们每次巡边,都冒着狂风、烈日、风雪。在一次次巡边中,他们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不仅机动性强,而且对地势了如指掌。在完成巡边任务的同时,他们还为牧民解决了牛羊损失等诸多实际问题,建立了军民互动、警民互动的边防机制。

如今,依靠发展牧场民宿和旅游业,苏道夫妇去年的收入达到了40多万元。生活好了,夫妻俩的精神也振奋起来,在边境附近扎下了根。“把牧场管理好,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白萨仁说。

“我们这里雨水多,一旦河水漫过,这片草原可能全是水。”满族屯满族乡统战部委员白合喜格陶特格说,去年以来,满族屯满族乡开展了一级边防线工程建设,工程涉及桥梁、道路、水电、通讯等各个基础设施领域。目前,工程投资已过半,施工进度过半。新建的49座涵洞桥,被牧民们称为心连心桥。

设施强、产业兴、民富,才能更好地留住人;留住“人才”、有“人气”,才能更好地戍守边疆、稳定边疆、巩固边疆。

2022年6月,满族屯满族乡小伙子青格尔从河北工程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创业,从事养殖、乳品食品加工等工作。

通过实践考察和学习,他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庆格尔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大学生,处处都是人生的舞台。”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父母多出些成绩,庆格尔感到非常满足。

党政军警民齐心协力守卫边疆。在这片边疆草原上,各族人民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守卫祖国北部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正在展开。(白建平、肖金波、付丽娟、刘一琳、苗洋、李楠楠、寇亚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