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下,网约车司机和航空安全员的未来何去何从?

admin 2024-07-15 阅读:4

这篇文章在我脑海里酝酿已久,也许很长,也许得罪很多人,也许很片面,但我总觉得应该把它说出来。

近日,武汉无人驾驶网约车事件引发热议,引发大家对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未来就业市场的担忧。

AI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被取代。

我还必须谈谈我对旧工作的担忧。

我最初是一名空乘,同时也是一名航空安全员。我加入公司时,我们接受了两种培训,持有两种执照,统称为“兼职安全员”或“双证安全员”。

多年来,我一直在写空乘人员的故事和工作,因为这里有值得写的东西,而且我可以在专业性和讲故事之间找到平衡。

我写过关于航空安全员的文章很少,不是我不会做,也不是完全不会做,只是这个话题确实比较特殊。对航空安全员来说,保障每一架飞机的防空安全是他们必须完成的本职工作,重大问题上没有试错的机会。

但这个群体似乎越来越边缘化,甚至可能灭绝,其原因非常复杂。

1. 风险

航空保障线众多、范围广泛,如今民航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地面防御、空中反击、内部纯净”的空防保障总体要求下,民航系统正不断加大力度,把“地防”做得更扎实、更细化。

在公安机关、机场联检单位、智能安检大数据系统的保障下,在主管部门、航空公司日益加强的安全监管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水平下,在安检、机务、地服、货运、餐饮、分拣、装卸、机组等地面重点岗位的配合下,可以说,众多前端地面安检点基本足以防范和抵御大部分安全风险。

航空安保人员基本上是整个航空安保链的末端,就像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你可以称之为“整装待发”,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坐在树边等待事情发生”。

那么有人会问:如果民航有信心、有能力消除地面的安全风险,那么航空安全员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

我们常说航空安检员是空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也有人认为,安检体系的地面屏障已经过滤掉了大部分潜在风险,机上整体安全形势已趋于稳定,那么我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防范呢?

按照我们目前的程序,当飞机上发生扰乱客舱秩序的事件时,乘务员通常会介入劝阻,制止事件的发生。如果肇事者不听劝阻,事态进一步升级,航空安全员就会开始介入,建议机长启动机组警报,并在飞机落地后将肇事者移交给公安部门。

回顾近年来几起典型的“飞机骚乱”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可以说处理并不理想,因为安检人员本身并不具备执法权力,面对无理取闹的乘客,似乎没有比建议机长交给地面警察更好的处理方式了。

发生劫机、爆炸等严重非法干扰事件的概率很小,至少在国内航线上是如此。据公安部近日通报,我国是世界上凶杀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支爆炸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暴力恐怖专项打击,全国已连续7年以上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

有人可能会说,小心谨慎总比事后后悔好,一旦发生飞机劫持、爆炸事件,航空安保人员还是不可或缺的。

是的。但我也担心我们的安保人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有效处理劫机、爆炸等非法干扰事件。

这就引出了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的问题。

2. 培训

我当航空安全员十几年了,总觉得最开心的日子就是一个月的安全员复训,可以休养生息,锻炼身体,戒烟戒酒,练出肌肉。但现在的复训早已今非昔比,大家手捧《桌推》书,每天刻苦背诵。

虽然桌面推理较之前已经大幅压缩精简为40道大题、800道小题,但全书仍有约17万字,想要在短短一个月内记住这些内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桌推”重要吗?其实我觉得很重要。这40道题几乎涵盖了我们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所有典型情况,而每一种机上紧急情况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处理流程、要点、原则、要求等。学好这本书,飞行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不会手忙脚乱。

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要记住三年,并期望在这一个月的 RT 进修培训中记住它?

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飞行,飞行之后还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每个月每天有8小时的训练,也不可能留出太多的时间进行“桌上练习”。

哪怕我们每月的日训理论课,只够我们学习一两道题,且不说课堂纪律和大家是否听讲,即便是临走前被要求现场背诵,两天后我们还是会忘。这真的很现实。看来只有在复训期间一个月的全程学习,才有心无旁骛地学习的条件。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面?

我们对安全员的再培训持何种态度?

没人讲爱国,没人讲建设民航强国的目标,没人提空防安全,只听到“通过这次进修,每人又能获得三年的粮票”。

从日常训练、DT考核,到RT复训,我们都抱着最低的期望,抱着只要过得去、过得去就行的态度,那么我们的专业素质是不是会越来越低,平时只会更加努力,复训不及格时就会很崩溃?

每三年的复训,我们拼命练体能、做俯卧撑,真的只是为了“三年饭票”吗?当我们的领导、我们的教官、我们的考官天天喊着“为了三年饭票努力拼搏”的时候,我们队伍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拿到了“三年饭票”的安全员,是否就意味着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可靠的安全员,在人机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妥善处理情况呢?

3. 懈怠

今年我坐飞机的次数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每次坐飞机我都会默默观察值班安检员的状态,说实话他精神不怎么好,更严重的事情我就不提了。

我看到有的队员坐在那里,眼神呆滞,没有了刚进公司时的干劲,没有了朝气,没有了斗志,为什么飞了这么久,就变成这样了?

我简单认为,懒惰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比如长期重复性的工作。航空安全员的日常工作往往很枯燥,每天都要执行类似的任务。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很容易让安全员感到倦怠,失去动力。

同时,晋升渠道缺失也是造成员工懈怠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航空公司安全员的晋升空间有限,难以获得更高级别的职位或薪酬待遇,这导致安全员缺乏进步的动力和目标感,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此外,公司管理问题也是造成懈怠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航空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领导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沟通机制,导致安全员对工作环境和公司发展缺乏信心和认同感,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现在已不再和过去一样,我们实在不应该用过去的低标准来要求自己。

4. 管理

航空保安部的管理不像飞行部那么严肃,也不像客舱部那么复杂,由于保安员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可以说在情感上相对更容易领导。

但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不少航空公司设立的安全员升降制度、排班制度,受到人员结构、制度设计不合理以及工资总额限制等影响,难以做大蛋糕。

很多工作了十几年的空安老员工都处于最低层,没有晋升的希望,年轻员工也从老员工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极限,躺平的人越来越多,领导再多的承诺也几乎没用,除了增加内部竞争,基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激发空安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这支球队很难从“成绩”的角度来提升凝聚力,只能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

有些公司兄弟情深,黑社会气息比较浓,半军事化的扁平管理结构,让下属以为跟上级是一条战壕里的,这是最容易的办法。

但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管理者天天谈论兄弟,渐渐地就认为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小弟弟”。

权力很容易让人疯狂,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部分权力,他会给这些“兄弟”安排自己的私活,甚至会想“我让你们这么做,是因为我把你们当兄弟”。

这样的管理模式确实便捷,但你觉得它其实是“不专业”的吗?

陌生的球员被严格管理,熟悉的球员被当兄弟,哪有公平可言?当球员成为各位置领导争夺的球队资源时,量化考核、日常训练的质量,以及球队整体素质必然会大打折扣。

5.江湖

空安部门不应该变成流氓,或者应该少点流氓气。我承认,坐飞机的时候,我们这些“老流氓”越坐越安心。只要航班不出事故,安检人员不找我们的茬,高速上的乘客不拍照,几乎什么都影响不了我们。

空保部门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这种松散的管理结构可能会导致部分团队成员产生“黑社会”心态,认为自己靠个人关系就能在团队中脱颖而出,而不是依靠公平的评价和晋升机制。另外,对于新员工来说,可能面临与老员工的竞争和对抗,导致团队凝聚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

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保安员会离开?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幸福,不想被同化。严以律己已不容易,谁又能改变整个环境呢?

6. 改变

上面说了,这样写肯定会得罪很多人,但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改变自己,痛苦就会小很多;如果有一天更高层次的人突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强行做出改变,这个过程对于团队来说绝对会很痛苦。

毕竟,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在民航体系中设立了“航空安全员”的职位。

7. 结局

老实话可能听上去不顺耳,我今天说的每一句话可能都不悦耳。但不得不说,航空安全团队各级领导都在独立自主,努力争取公司更高级别的职位。有多少人愿意去思考这些问题,又有谁愿意去面对这些问题?

但我们不应该假装这些问题不存在。

改变并不容易,它是痛苦的、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总会有人帮助我们改变。

这种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航空安保工作改革进程必须依靠全行业系统性、自上而下的推进,必须依靠坚定的信心、刮骨疗毒的勇气、砥砺前行的执行力。

如果这支球队丧失了信仰和初心,未来所谓的“三年饭票”将越来越难拿到。

《三体》里有一句话:“毁灭你,与你无关”。

但《三体》里还有一句话:“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

共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