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绪续战与史思明的援救
安禄山去世后,安庆绪继续与唐军交战。就在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领二十万大军准备一举歼灭安庆绪时,史思明率领五万大军赶来救援,并一举击败了唐军二十万人。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多方面:
- 粮道受袭扰:唐军二十万人每天需要消耗大量军粮。史思明看准这一点,派小股人马骚扰邺城的唐军,同时派出大批军队袭击唐军的粮道。唐军粮食供应紧张,战斗力随之下降。
- 唐军内外两线作战:安庆绪龟缩在邺城,郭子仪等人集中兵力围困邺城。史思明则在外围攻打郭子仪,导致唐军两线作战。
- 九大节度使不团结:尽管唐军人数众多,但各节度使之间并不团结,互相不配合。朝廷派出的监军鱼朝恩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制造了麻烦,导致各节度使消极怠战。
唐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
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任用了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为宰相,掌管朝政。在外,重用胡人安禄山,让他统领边兵二十万人。
安禄山刑赏严厉,又看到天下武备松弛,于是萌生了谋反之心。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调兵遣将,但由于误信谗言,处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改派哥舒翰领兵,结果哥舒翰也被唐军击败,潼关失守。
安叛军攻占长安,唐玄宗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在灵武继承皇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联合回纥军队,与唐军一起对抗叛军。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反击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反击,在九门大败史思明。史思明退守博陵,李光弼围攻博陵不下,便撤军常山。
史思明率军尾随而来,安禄山派遣洛阳、范阳的五万余人增援史思明。在嘉山一战中,唐军再次大败史思明,歼敌四万余人。
真源县令张巡率军坚守雍丘,多次击败叛军,确保江淮不失。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