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历时八年,动摇了唐朝的统治根基。平定安史之乱的三位名将分别是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
郭子仪
郭子仪,唐代著名將領,早年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受命為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代國公,後加司徒。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功勳卓著。
李光弼
李光弼,契丹族人,唐朝名將,出身柳城李氏。李光弼經郭子儀推薦,任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出鎮臨淮,震懾諸將,次年又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以功進封臨淮郡王。
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突厥贵族后裔,唐朝名将。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任朔方节度使,与郭子仪、李光弼共同平叛。乾元二年(759年),仆固怀恩率军收复河东,封河东郡王。上元二年(761年),仆固怀恩因不满肃宗猜疑,与史思明暗中勾结,导致唐军在相州战败。仆固怀恩后逃奔吐蕃,于宝应元年(762年)被吐蕃人所杀。
安史之乱的平定
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的统帅下,唐军与安史叛军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唐军于宝应元年(762年)十月收复洛阳,史朝义穷迫自杀,安史之乱至此平定。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为削弱,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唐朝盛世就此终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