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图案中的大禹凿门和鲤鱼登龙故事:民间传说与文化寓意

admin 2024-07-13 阅读:3

吉祥图案报告

编辑

剪纸

大禹凿门、鲤鱼上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水经注》、《三秦记》等古书中均有记载。

《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一栏引《三秦记》:“龙门山在河东,禹凿山洞,凿出一道门,宽一里多,黄河从中间流下,两岸车马不得通行……每逢春天,海河里都有黄鲤来捕捞。一年登龙门者,不外七十二人。初登龙门,云雨随之,天火从后烧其尾,化为蛟龙。”

清张澍编撰的《三秦记》说:“江海大鱼万千,聚于龙门之下,而不能上来。上去的为龙,上不来的为鱼,故名‘露颌龙门’。”后来民间传说,则称其为“鲤鱼跳龙门”。

唐代李白《赠崔师鱼》诗云:“黄河有三尺鲤,原居孟津,画额不成龙,复与凡鱼共处。”即用此典故。人们也用“上龙门”来形容因权贵扶持而功名显赫。科举时代,参加会试,考中进士者,亦称“上龙门”。鲤鱼跳龙门,既是这一美丽传说的生动表现,也是跃进吉祥的美好愿望。特别是那些希望子女通过读书应考而功名利禄的家庭,更是视其为吉祥的象征。

成语典故报道

编辑

据说鱼跃龙门就能成龙,但只有鲤鱼才能跃过龙门。(宋·陆佃《碧雅说鱼》)

历史传奇播报

编辑

相传禹开伊阙之后,水流湍急,游在孟津(今洛阳县)附近黄河里的鲤鱼,顺着洛、伊两河逆流而上,游到伊阙龙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时,浪涛汹涌,鲤鱼纷纷跃起,想要跃过。跃得了就成了龙,跃不上的,额头上就留下了一道黑疤。因此,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师鱼》中写道:“黄河三尺鲤鱼,原居孟津,额头被划伤,不能成龙,又复为鱼。”[3]

从此以后,每到暮春,无数条金鲤顺着黄河逆流而上,聚集在禹门下,奋力跳跃,偶尔有一条跃过,化作一条青龙,冲天而起。龙化腾空的禹门,就叫“龙门”,“一跃龙门,身价百倍”就是这个意思。

传统服饰中,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多以龙头鱼身的鲍鱼来表现,此图表现的是一条鲤鱼在龙门下,在波涛滚滚中吐着口水,鲍鱼则跃过龙门,化作一条龙,展翅欲飞。

传说东海里有一大群金背鲤、白腹鲤、灰眼鲤,听说大禹要挑选最优秀的鱼跳过龙门,守护龙门,它们都非常惊讶,跃跃欲试,于是它们成群结队地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向龙门游去。

灰眼鲤被河里的泥沙呛住,掉头游回来。金背鲤和白腹鲤则排成一条长蛇队,迎着风浪,昼夜不停地逆流而上,在风平浪静、艳阳高照的中午时分到达龙门山前。它们将头探出水面,仰望龙门的秀美风光:两边山高入云,悬崖峭壁千丈;中间黄水滔滔,巨大的漩涡相连。龙门山上,一条长百丈的石龙昂首长天,河水翻滚,水滴溅在龙头上,形成一片奇异的仙境。

鲤鱼们看到龙门的壮丽景色,欣喜不已,纷纷向禹王请求让它们跳过龙门。禹王高兴地说:“鱼和龙是同类,谁能跳过龙门,谁就能成为龙,来管理龙门。”

鲤鱼们一听,立刻鼓腮摇尾,使出浑身力气向龙门跳去。但它们跳到水面十几尺高后就摔倒了。但它们没有灰心,日夜练习跳跃的技巧。练了四十九天后,它们的跳跃高度增加到四百九十九尺。但要跳过一百尺高的龙门还是很远,有些鲤鱼渐渐灰心了。

禹王见鲤鱼肯吃苦,就开导它们说:“一根筷子容易断,万人齐心协力可以移山。”

金背鲤鱼听完好像明白了什么,对众人说道:“禹王这么说,是激励大家齐心协力!若是我们各自分头跳的话,只怕是永远也跳不过去。”

鲤鱼们说:“你说得对,那你就给我们想个办法吧!”

金背鲤鱼说道:“我有一个主意,叫‘背水一战法’。我就用尽全力跳下去,等我跳到最高处的时候,另外一个兄弟就跳起来踩在我背上,然后我再用尽全力跳下去,说不定就能跳过龙门了。”

说罢,他自告奋勇,当了第一条扛重物的鱼,它一跃而起,达到了它之前练习过的四十九丈的高度。第二条鲤鱼仰面落地,又跃出四十九丈,但还差两丈。禹王见状,暗暗挥手,吹了一阵风,那条鱼借着风势,一跃而起,来到了龙门。

鲤鱼们看清了这个办法,也纷纷效仿,一条条地跳上龙门,最后只剩下金背鲤了。突然,一道急流冲击着龙门河中间的巨石,激起滔天巨浪。金背鲤不顾疲惫,趁着急流跳上浪尖,猛地用尾巴拍打着巨浪,竟然跳进了蓝天白云之中,眨眼间,轻轻飘到了龙门之上。禹王见状,大为惊叹,赶紧拿出一支彩笔,在金背鲤的头上轻轻点了一点红。霎时间,金背鲤化作了一条龙,金背鲤也变成了一条巨大的金龙。禹王命令它带领其他鲤鱼们,守护禹王和族人亲手挖的龙门。[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