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三门峡大坝:建设者的奉献与黄河岁岁安澜的奇迹

admin 2024-07-12 阅读:26

大河网(朱传鹏 莫少华)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工匠,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性格。

在豫西三门峡,雄伟的三门峡大坝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象征。郭沫若曾写道:“天地造险,人心平险;三门峡英雄们创造了震撼大地、震惊世界的史诗。”正是因为三门峡黄河大坝的第一批建设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建设精英,以“把黄河修好”为目标奔赴三门峡,聚集在这个主力军营,日夜操劳、默默耕耘,才有了如今黄河安然无恙,三门峡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群人托起一个梦想

为了根治黄河洪涝灾害,开发黄河水利,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应运而生。该工程横跨中条山、崤山之间,横跨三门天堑,巧妙地将浊浪锁在中游。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黄河第一坝”、“万年黄河第一坝”。

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人民日报以《征服黄河的开始——全国瞩目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为头版头条报道,并发表社论《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吧!》。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为一个工程发表社论,吹响了全国人民支援三门峡枢纽工程建设的号召。 来自中央机关和河南、山东、湖北、福建等省份的优秀干部,来自淮河眉山、北京官厅、东北丰满、四川狮子滩等水电建设现场的水电技术工人,来自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农业战线的青壮年劳动者,以及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8万余名坝工建设者和后勤保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汇聚三门峡,掀起了国家支援项目建设的热潮。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于1961年4月,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质量,提前一年零十个月建成了这座长713米、高106米的混凝土重力坝,创造了世界上在多泥沙河流上筑坝的绝无仅有的壮举,也创造了无数至今仍让人惊叹的工程奇迹和创新成果。

文人骚客留下了不少佳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无数荡气回肠的诗篇从古至今伴随着滔滔黄河涌动。

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文化丛书里,有许多这样的著名诗人的诗句,三门峡水利工程是我国几代水利水电建设者青春、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更是文人骚客的灵感源泉。

郭沫若、郭小川、冰心、贺敬之、何其芳、吴作人、魏巍等社会知名人士先后参观过三门峡水利工程,创作了大量歌颂三门峡工程和其建设者的文学艺术作品。

“黄河平则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国家治理史。为根治黄河洪涝灾害、发展黄河水利,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应运而生。它的修建和管理使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中流砥柱精神,实现黄河年年安宁的伟大功绩,凝聚着新中国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印上了治黄人不懈奋斗的足迹,洋溢着新中国治水开发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

黄河三门峡区域及三门峡水利工程以其丰富多彩的历史传说、辉煌的文学艺术创作、国家扶持的重大影响、治河先行的历史地位、艰苦创业的宝贵精神,形成了独特的工程文化,成为黄河文化和三门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纂成书为黄河文化宝库增添魅力

黄河九曲十八弯,每一处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土人情。从夸父追日、黄帝铸鼎、禹开三门的美丽传说,到赵公问政、魏野跑马、杨震“四知”的历史故事;从仰韶村现代考古的发源地,到庙底沟文化的中华之花;从老子写经、达摩西归的宗教哲学思想,到玉石俱焚赵、白马不是马的人生智慧;从忠君抛弃绳索的个人意志,到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象征……黄河哺育了傣族大地灿烂的历史文明,也积淀了丰富深厚的三门峡文化。

作为新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长子”,三门峡水利工程建设记录了千万水利工作者热血沸腾的岁月,谱写了一条条激动人心的黄河故事,培育了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筑坝精神。

为讲好黄河故事,系统概括黄河三门峡历史,大力弘扬黄河文化、黄河三门峡文化,明珠集团作为三门峡水利工程管理者、黄河安全的守护者,启动了《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

经过对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广泛的收集、精心的筛选、精心的整理和分类,形成了《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文化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包括与三门峡水利工程有关的诗歌、歌曲、历史故事、新闻、图片、技术论文等,力求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反映历史风貌,真实还原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黄河文化之美、红色基因之美、绿色生态之美、中流砥柱精神之美、水电建设者摇篮之美、黄河第一坝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正评价说:“三门峡工程就像一座丰碑,这座丰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迫切愿望和坚定信念,镌刻着探索治理黄河所走过的曲折道路,镌刻着为挽救局面而进行的艰苦奋斗,镌刻着给人民留下的宝贵经验和美好前景。”

如今,在“把黄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新阶段、新战略、新征程中,三门峡水利枢纽担当重任、恪尽职守,在黄河下游防洪、调水调沙、生态保护等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方面继续砥砺前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