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其实是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生的一切困境其实都是历史人物经历的翻版。
“读古人之书,通时之事,得其精髓,于人皆有裨益。”阅读史书的最大乐趣,就是从那些非凡的人物身上汲取人生智慧,洞悉历史规律和人间真相。
读史书,首选《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纪传体写成的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家史、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篇幅虽长,但很多篇章都是典型人物的典范,“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不仅可读性强,而且值得思考和借鉴。
小编在这里精选了二十回《史记》,分享给喜欢读史或者想读史的朋友。
受辱者的胜利——《司马迁自传》
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人类在耐心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这句话用在司马迁身上,十分贴切。
一篇序言,表面上是对其人生经历和创作理念的叙说,但深层次地却饱含着司马迁对世代为史的家族传统的骄傲与坚守,对忠君致仕的积极态度,对壮游与秀美山川的眷恋,对残酷宫刑的悲愤,更是他为了将自己的文采传给后世而甘于忍耐、甘于生存的宣言。
我讨厌当弄臣,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感受人生的屈辱,把一个怪胎的故事传给后人。做人就应该像司马迁一样,阉割了自己的身体,却不能丢掉骨气和毅力。
那些光荣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五帝本纪》
华夏子孙是谁?中华文明从何而来?我们的祖先崇拜、祖先追忆从何而来?《五帝本纪》给出了答案。
本文叙述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生平事迹,正是这些杰出的部落领袖开创了中华文明时代。
欲成大事,必学刘邦——《高祖本纪》
中国古代第一个从平民成为皇帝的人。
他本是一个黑帮出身的小官,却在群雄逐鹿中成为最后的赢家。他粗俗高傲,却懂得用人,论功行赏;他狡猾奸诈,却也忠义正言;他好色贪财,却也善于听取忠言。
他一心只想着权势,最后也得到了权势;他的大臣们都想追求名利地位,最后也都得到了。
高祖刘邦具备成就大事的智慧和手段,受到天下后世的尊敬。
后世最推崇的失败英雄——《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融人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于一体,是一部事业竞争的教科书,更是一部描写人生酸甜苦辣、得失成败的经典大剧。
项羽的勇气无人能及,这位年轻时创业、三十岁就去世的英雄,将永载中国史册。作为历史上个人战斗力最强的勇士,他是唯一能创造霸王称号的人。他的无敌之威、攻城掠地的勇猛、灭秦之功、群雄逐鹿的豪情,都在谋臣将相离、垓下之围、虞姬自尽的落幕中消逝,露出悲壮的气势。
但成败永远不能成为英雄的衡量标准,项羽一生英勇,报仇雪恨,他的存在证明了一个道理:年轻人可以被打败,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最精彩的宫廷复仇故事——《越王勾践传》
历史有时候比电影更精彩,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编剧,都不可能写出像《勾践传》这样集打斗、挑拨、复仇、猜疑等各种情节于一体的剧。
伍子胥的怨恨、阖闾的固执、勾践的隐忍疑惧、范蠡的智慧等都在这一章中展露无遗。
这篇文章启示世人,决定成败的第一因素,除了能力之外,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世人尊崇儒家思想,孔子却只过自己的日子——《孔子世家》
要了解孔子,除了《论语》外,还必须读《孔子世家》。
知秋、醉秋、弈秋在后世交替上演,但这些都和孔子无关,这些都不是孔子想要的,孔子一生只想做一个“大人”,一个“大人物”。
司马迁在游历东鲁、搜集史料之后,在《孔子世家》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出身寒微的遗腹子,一生好学上进,克己复礼,虽颠沛流离却总是“知难而进”的故事。
读完你会发现,孔子其实是值得尊敬、值得爱戴的,他不是什么圣人,而只是一个恪尽职守、深受弟子爱戴的老师,一个慈祥威严的智者,一个历经磨难却始终豁达平和的老人。
另一半世界——《洋亲家》
“夫妻之伦,人性中首当其冲的伦理,一切礼仪中,以婚姻为重。”婚姻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帝王婚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母系亲属不仅与皇室有血缘关系,还直接参与国家运转。
自古以来,后宫和姻亲就是天下的另一半,他们可以扶持国家,也可以推翻国家,从吕后家族到慈禧家族都是如此。
读《洋亲传》,可以知道婚姻的慎重,裙带关系的危害。
以谋取胜,方能成功——《刘侯传》
说到智慧,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但是却忽略了刘侯张良。
“谋略于帐中,决战于千里之外”,汉高祖对张良的褒扬举世皆知,但张良的智慧绝不止于谋略,他对世事人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明辨是非,在事业巅峰时选择隐退。
入世为功名,出世不忘初心,张良为未来的辅导员们树立了如何活出充实人生的标杆。
批判性思维的智慧——老子、韩非传
不读孔子,不知道中国文化;不读老子,不知道中国智慧。
老子短短五千言,不仅创立了道教,而且成为中华智慧的经典。
韩非的一生,是法家思想升华和弘扬的一生。
韩非与其说是秦始皇的谋士,不如说是秦国舞台上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的人,从来没有人像他一样对智慧思考得如此深刻。
好人为何不为人知——伯益传
这是《史记》最独特的一篇文章,司马迁评点的篇幅,远远超过了主人公传记的篇幅。
人们常说天道不偏,善人善待,然而孤竹国的两个好人伯益、叔齐却饿死在首阳山,这让司马迁不禁发出疑问:“伯益、叔齐可以称为好人,难道他们就不称为好人了吗?他们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却活活饿死。”他进而发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疑问:“百姓若想树立好名声,就必须依附于上位者,如何能将自己的美德传给后人呢?”
仁人做好事,不被人认可,没有好下场,正因为天道不公,才有伯益、叔齐的故事存在。
中国最成功的管理先驱——《关颜传》
说到历史上的贤臣,总是不得不提到管仲和晏婴。
齐国的这两位相国,不仅在辅佐君王、振兴国家方面建立了功业,而且用他们的人格魅力为后人勾勒出了贤人处世的明智典范,用他们的智慧为后人规划了如何管理自己、处理事务的思想体系。
他们是最成功的中国式管理的创始人。
兵法之策,全在兵家之手——《孙子吴起传》
世界上最强大的智慧是兵法,因为它是赤裸裸的战争,它直接影响着成败、生存或毁灭。
孙子和吴起,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军事家、兵家,都留下了谋略,功绩为后世所熟知,但是他们却结束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司马迁把二人并写,是不是也在向后人暗示,兵家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兵法,还取决于人生的选择?
文人最大的悲哀,是良人陨落——《屈原贾生列传》
说起才华未得赏识而英年早逝的人物,我们总会想到历史上的屈原和贾生。
良好的人格、刚正的品行、无与伦比的文采,却经不起纷乱的政治,被统治者的欺骗与误解所毁掉,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哀。
司马迁为他所敬仰的两位人物写了传记,文笔充满同情,不拘泥于文字,而是抒发情感,畅所欲言,这篇传记可以说是《史记》中感情最丰富的一篇。
残暴的代价是自我毁灭 - 虐官传
酷吏,是为官之道,每一朝代都有出现这样的酷吏。
残官忠于君王,为人耿直,但手段残忍,有的人得到了好结果,但更多的人却遭到了报应。
《酷吏列传》向我们展示了酷吏为何残忍,也巧妙地讽刺了武帝的用人之道,主张不以此为鉴。其反对苛政、反对暴政的思想可见一斑。
孤身一人追寻正义的毁灭——《刺客列传》
司马迁写过五个人的传记,分别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这五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刺客。
但他们不是那种为了个人报复而刺伤他人的人;他们都是为了正义、为了认可、为了国家而挺身而出。他们帮助弱者和受威胁者,不惧怕暴力,冒着生命危险,为朋友而死。他们坚强的心将永垂不朽。
正如太史公所言:此言或真或假,但其意明,不欺其志,其名传后世,岂有假哉?
此文被后人誉为《史记》“第一猛文”。
复仇与满足的一生 - 侠客传记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那梦里藏着的不仅仅是武侠的世界,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
这种向往的最初来源,来自于《侠客列传》。
游侠忠信,乐于助人,重情义,重名声,以名声为荣,深受君王和百姓的敬重。
游骑兵是平民世界里最无忧无虑的“贵族”。
不从世事,不争势利——《漫画传记》
讽刺和劝诫是一门艺术,无论是君王与臣民之间,还是贵族与贵族之间。
淳于锟、由梦、由战等漫画人物,虽然不属于主流,但却能“不从俗,不争权夺利,不滞留,不为人害,用道而行”。
他虽然出身寒微,不是一位儒生,但他却能够运用语言的力量,以逻辑来比喻,以情感来打比方,以事件来讽刺,从而达到了讽刺和警示的效果。
不朽的财富观,商人必读——《商贾列传》
历史书籍从来都只记录人类的事情,这篇文章是历史上第一篇谈经济学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所体现的杰出商人的管理和理念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华人界的超人李嘉诚先生就对这篇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中所描述的当地风土人情和财富观,今天读来,仍富有启发意义。
智慧与勇气并存,才能获得成功——《廉颇林传》
廉颇的勇敢、蔺相如的智慧,将相之间的和睦,他们的智慧与勇气,支持了赵国在群雄逐鹿的时代不被列强入侵,特别是让弱国在与强国秦国的对抗中不受辱。
本文典故颇多,无价之宝、完璧归赵、渑池相会、百姓情谊、扛荆条求情、生死相依、大怒、玉石俱焚皆出自本文,可读性极强。
权力斗争中没有赢家——魏齐武安侯传
汉武帝初年,有三个权臣之间上演了一出戏。
魏齐侯窦婴的隐忍刚直,灌夫的勇猛无比,武安侯的傲慢残暴,都在战斗中显露出来。
这是典型的旧亲戚与新贵族的冲突与斗争,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善变与世界的残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