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从事普法活动的优势与重要性

admin 2024-07-09 阅读:3

【观察者网】

作者:杨倩(中国传媒大学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普法是培育公民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引导全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诚倡导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普法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公众获取和学习法律知识,而且可以坚定公众的法治信仰,强化法治思维,加快培育维护法治、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青少年参与普法活动的优势很多,青少年可以快速捕捉社会热点,紧跟社会潮流和发展趋势推动普法,跟进社会关注的重点事件,及时制作相应的普法内容,保证普法案例的时效性,吸引受众注意力,满足受众的好奇心;青少年在进行普法时,通常采用更贴近受众的方式,比过去“说教式”的普法教育更有趣、更有效;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可以快速掌握新技术,利用新媒体推动普法活动,运用多种手段推动普法。

当前,众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推广者始终坚持媒体发展,利用网络新空间的传播优势,结合时事热点创新法制教育内容,拓宽法制教育空间;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推进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居民互联网使用率越来越高,互联网覆盖面越来越广。这进一步证明,从网络环境来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法制教育的媒体转型提供了基础,实现了法律信息、知识、真实案例的快速流通。网上网络空间为法制教育创造了新的环境,打造了法制教育的新平台,扩大了受众群体,广泛传播了法律信息; 从受众角度看,法律信息能够更加快捷、准确、全面地掌握,意味着法制教育工作者有条件不断吸引受众关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惠及民生的效果。

如今,我们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都能看到青年法制教育工作者参与法制教育和传播的身影。青年法制教育博主“熊猫抱竹”的视频专栏很受欢迎,她通过故事讲法律知识,增添趣味;律师郭庆子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事件,用幽默诙谐的风格为观众提供专业的法律解读;博主“沙漠大叔”是一名法医,他拍摄一些相关的视频素材,通过镜头记录工作片段,用通俗易懂的场景进行解读,为大家普及法律知识,真实再现人民警察办案的流程。

笔者曾对网络媒体上热门法律内容的制作进行研究,发现不少普法青年将自己的热门法律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无论是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短视频、长视频,还是《底线》、《庭外和解》、《决胜法庭》、《人生第二次》等法制电视剧或纪录片,都获得了较高的流量和积极的反馈。视频可以使热门法律内容场景化,使叙事更有故事性;而且视听观看方式比文字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观众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利用视频,普法青年可以打破非法律受众获取专业法律知识的障碍,拓宽传播覆盖面,提高普法实效。

结合调查结果,笔者发现,青少年普法队伍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普法知识教育非常感兴趣,积极投身普法。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普法者投身到普法教育工作中来,承担起普法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紧跟时事动态,学习最新法律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贴近受众生活,走入人民群众之中。继续在普法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帮助更多群体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_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_传播法治力量

做好普法工作、传播法治文化,事关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普法青少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我们呼吁更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或从事法治相关工作的青少年投身到普法事业中来,在造福群众的事业中成就自我,为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贡献力量。

本期选题由金浩、陈慧娟支持

光明日报(2024年7月9日第16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