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落雁之容倾国倾城

admin 2024-07-09 阅读:4

王昭君的历史典故

洛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晋朝为了避司马昭的讳,又称其为“明妃”或王明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王昭君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王昭君的历史典故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约公元前15年),字嫱,字昭君,小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现湖北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西汉元帝的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洛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晋代为避司马昭之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昭君的历史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大美人分别是杨玉环、貂蝉、西施、王昭君。这些美人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羞花羞月美人,鱼沉水雁落美人”。四大美人也丰腴纤瘦,各有千秋。有的风姿绰约,深得君王的喜爱;有的美得鱼沉水雁落美人;有的精通音乐,容貌美丽,歌声甜美,舞姿优美。王昭君就是其中一位。虽然在美貌和才华上她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气节上她却不逊于其他三位。

一个容颜绝美、身姿摇曳的柔弱女子,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于困境之中,又怎么会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年代,毫无怨言地甘愿跳入沙漠?我们不懂,但王安石或许懂,于是他在诗中写道:明妃初出汉宫,泪湿发足。回首望自己身影无色,君王仍不由自主。她回来时,责怪画师,说她一生没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她的表情画不出来,毛延寿白白被杀。她一走,便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回来,可怜她穿的都是汉宫的衣服;她传话问询边南事,年年只有大雁飞过。 或许杜甫也理解并赞颂过:她曾告别紫霄宫,连着大漠,只剩下迎着黄昏的青冢,琵琶弹奏着千年胡语,将怨气分明谈在歌声里。

于是,千百年后,在大漠,看到呼啸的黄沙与岩石,我们突然想到那位站在高地上,手握琵琶的女子。她为国弹奏最后一曲,曲中分明带着怨恨与不舍。从此,她不再关心国家大事,生死不明。如此美丽的女子,最美丽,最值得铭记。

王昭君出生于公元前52年左右,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人。是西汉元帝的下嫁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汉元帝时,她以平民身份入宫,做了宫女。后来,汉元帝召集所有宫女,让她们看自己的画像。昭君来到宫中,不愿意贿赂画师,画师就把她画得不太漂亮,自然也就没让她见汉元帝了。后来匈奴来求婚,汉元帝就根据画像选中了王昭君。 临行时,他发现昭君美丽大方,便把当时画昭君的画家全部杀了,皇帝自己也非常后悔。

景宁元年,匈奴单于呼韩邪入朝,想娶汉族女子为妻。汉元帝从众多宫女中选中了昭君,让她担当这个重任。昭君本不想去,但她是汉朝臣民,要为国家牺牲自己,又不是公主,无权让别人代嫁,她只好默默接受。临走时,她把自己打扮得十分光鲜,但光鲜的面容下却是一张略带忧伤的脸,美得让所有人窒息。单于能娶到如此美丽的女子,心里十分高兴,并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永远守护边疆。

马车一路颠簸,浩浩荡荡的人马穿过繁华的街道,穿过清澈的溪流和树林。身后的城市离昭君越来越远。她掀开帘子,看着故乡渐渐消失在眼中,泪水打湿了双眼。在心中感叹命运的同时,她坚持下来,选择了嫁人。当她到达匈奴和汉朝的边境时,她拿着一把充满忧伤和思乡之情的琵琶下车,要求再为汉朝弹奏一曲。于是,在黄沙弥漫的大漠里,一曲离别的歌在无尽的风沙中回荡,马儿在风中嘶鸣,飞沙吞没了她娇嫩的身躯,她的裙摆在风沙中飘扬。一曲终了,余音萦绕。也许是风沙让她的眼睛眯了起来,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她离开故乡,离开沙漠,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惆怅了片刻,转身一头扎进无边无际的黄沙里。她又在高原辽阔的草原上扎根,像一株耐旱、旺盛的野草,顽强地生存下来。她一次次结婚,生儿育女。十二年,不算短,却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凄凉。

在民间,王昭君是一个身穿红袍,手捧琵琶的忧伤女子,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漠红背。在宫廷中,她是一个为了民族大义,甘愿牺牲自己的巾帼英雄。这些都是王昭君的,但不是全部,她身后那些美名,都是别人给她戴的帽子,从来没有人问过她,愿不愿意去遥远的地方,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文人墨客也纷纷抒发自己的情怀,希望和昭君同朝,做他的知己。于是,昭君的形象便变得庸俗起来,其实,她只是一个弱女子,一个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幸福的女子。看似美好的风景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走了一年左右,他们终于到了匈奴。初夏,草木葱茏,羊马奔腾,匈奴人兴奋不已,热烈欢迎新来的“燕氏”。二十岁的王昭君和四十岁的呼韩邪并肩而行,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的臣民。似乎这就是她最后的归宿,但等待她的却是漫长的十二年痛苦。

据说,王昭君的哥哥受封为“侯爵”,是拜姐姐所赐,曾多次来看望昭君。昭君十分思念故国,远方宾客的频频到访,更令她思念故乡,日日夜夜盼望着回到故乡。日升月落,春去冬来,故乡已是遥远,她觉得故乡越来越远,千百个日日夜夜,思念家乡,痛彻心扉。

她的丈夫比她大,两人相亲相爱,好不容易经历了一​​点温暖,丈夫呼韩邪就死了,只留下了昭君和刚出生的男孩伊图支牙石。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昭君此时想着应该放过她了。谁知游牧民族的习俗是:父亲死了,后母要嫁人;兄弟死了,妻子要嫁人。这对昭君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她先是震惊,随后又羞又怒。无奈之下,王昭君茫然地走进了伏朱雷精心布置的新房。但更让昭君难过的是,伏朱雷娶了昭君之后,为了防止昭君的儿子篡夺单于的王位,竟然杀了自己的儿子。一边是儿子,一边是丈夫。这样的选择,让昭君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伏居雷单于是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此后的11年是王昭君一生中最安定的时期,她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当时汉朝与匈奴已和平多年,大家都称赞昭君的婚姻是伟大的壮举,却不知道她的一生有多悲惨。公元前20年,伏居雷单于又死了。昭君这次没有再嫁,守寡一年后也去世了,死时年仅33岁。

扩展内容:

主要的成就

呼韩邪归汉、昭君出塞,不仅使匈奴结束了连年分裂、战乱的局面,为中原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而且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对中原先进的制度产生了向往,并促使一些少数民族纷纷效仿中原制度。

世纪后的纪念

昭君故里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村子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昭君村。全村有300余人,多为王姓,相传是昭君母家后裔。村内有粉黛林、加里岛、洗丝处、彩石滩等景点20余处,是全国首家展示昭君遗迹和汉代宫女文化的国家AAA级旅游区,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兴山县组织修建了昭君纪念馆,馆内正中矗立着高2.8米的汉白玉王昭君塑像,馆内设有“湘西美人”、“故乡入宫”、“汉宫愁事”、“塞上盛名”、“昭君永生”等展区。

1988年12月,昭君纪念馆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艺术形象

王昭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诗歌、歌词、小说、戏剧都是以她为题材创作的。据统计,有关王昭君的诗歌有700多首,与她有关的戏剧、小说近40部,写过王昭君的著名作家有500多位。清光绪年间,永康人胡凤丹、岳樵编撰了12卷的《清中志》,其中收录了503首与王昭君有关的诗歌。

【王昭君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题答题技巧02-10

高考历史题答题技巧02-10

历史考试常见答题技巧02-10

历史上著名的励志诗歌01-01

历史研究项目建议书 02-10

历史教学研究立项建议书02-10

历史教学研究立项建议书02-10

初中历史老师期末总结02-10

历史传记推荐02-10

社会科学、历史类好书新书02-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