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时代边关系列报道:致敬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聆听卫国戍边的故事

admin 2024-07-07 阅读:4

西部战区空军通讯旅__成都空军划西部战区

月亮在他的头顶上,他珍惜自己的家庭和国家。坚守天南海北部边境防线的官兵们,用青春和鲜血守护着祖国神圣的领土,为党和人民铸就了保卫国家和边境的钢铁长城。从现在开始,国防版将推出“新时代进入边关”系列报道,记者将走访边防一线任务单位,聆听扎根边防、守住边防、为边防贡献力量的官兵们的故事和心声。-编辑 器

“敬礼!”

6月24日,在海拔5374米的空,随着雄伟的国歌响起,一面璀璨的五星红旗升起。这是一个特别的升旗仪式在

中央军委授予西部战区空军某旅“加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30周年前夕,20多名退役老兵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年轻的雷达兵一起,在雪山顶的风中庄严地站立,向国旗深情致敬!

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达站有着辉煌的历史。1965年10月建站以来,官兵们顽强拼搏,与暴风雪、缺氧、严寒作斗争,扎根雪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994年6月28日,中央军委授予该站“加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

岁月变迁,雪山巍峨。尽管装备升级换代,任务转换,但一代又一代加巴拉人“甘吃苦、默默奉献、忠于职守、顽强奋斗”的精神始终没有改变。在党的带领下,他们努力支援防空预警一线,撑起了西藏与周边地区的空中桥梁。

扎根——

“如果钢钻进不去,人也要扎根”。

嘎巴拉,在藏语中意为“不可逾越的山”。蜿蜒上山的路,犹如一条飘带,缠绕在群山之间。经过近200圈的转动,翱翔天空的雷达天线挡风玻璃矗立在您面前。下车

时,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明亮的光线打在我的脸上,我睁不开眼睛。同伴们叹了口气:“甘巴拉,甘巴拉,伸手去抓云。果然,它名副其实!”

不一会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冰雹又开始了。66岁的老兵徐红旗说:“在高原上,天气不确定,一年四季都是这样。极度寒冷,最低可达零下35摄氏度;狂风,每年有 8 到 10 级风吹 9 个月。最难受的是缺氧,头痛、恶心、失眠等高原反应挥之不去。”

“1962年10月,部署江浙某单位官兵翻山越岭,行军4000多公里,挺进到边关前线。”走进仪仗室,徐红旗站在“加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旗前,向年轻官兵们讲述了老一辈加巴拉人的故事。

1965年10月,上级命令他们在高原上建立雷达站,承担预警防空任务。在勘测选好阵地时,由于山坡陡峭,当时的参谋张再安和他的战友们只能双手双脚。一次又一次的攀爬,让一些官兵的指甲从血肉中脱落。“就是这样,我给我的雷达一个家。”徐红旗激动地说。

“雷达天线第一次架设成功到位,被强风吹来吹去,天线怎么固定?我不得不开赌注。因为冻土太硬,锤子一次只能敲打1厘米,官兵们喊着号角,轮流上场。徐红旗说,“靠着这种'钢钎焊进不去,人也要扎根'的决心,有一双眼睛在高原上空保护祖国的防空。”

看着泛黄的老照片,听着老兵们的声音,年轻士兵们的眼睛湿润了。“扎根冰峰,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90后雷达操作员白涛的话很响亮。

大学毕业后,白涛在一所小学任教,为了实现保国梦想,参军来到了加巴拉。几年前,他报考军校时,不幸以2.1分之差落选,萌生了退伍的想法。

在那段时间里,白桃什么都做不了。“如果你不能当军官,你就不能当好兵吗?”班长唐恪拉着白桃来到仪仗室,对他说道:“在我们加巴拉阵地,每年夏天,石头缝隙里都会开出小花,不管是烈日还是狂风暴雨,都倔强地生长着。

“选择在白雪皑皑的高原扎根,我选择了迎难而上,奋勇前行。”很多话。从此,白涛努力工作,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精良设备操作,不仅成为企业的骨干,还成长为一名政治教师。

你学得越深,你的信念就越坚定。白涛心中模糊的答案渐渐清晰起来,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生根发芽,沉沦奋斗”。

站在一边关心党。近年来,公司坚持“支部建在公司上,要靠公司做强”的原则,每周组织集中学习,每半月开设“5374学习班”,学习思想、谈感情、找差距、制定标准、推动行动,以思想进步推动全面进步。

在“5374学习课堂”中,白涛在一场关于青年奋斗的讨论中,认为“无论你在什么岗位,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上,只要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军旅生涯的'大蓝图'中,也能实现平凡岗位的价值。”

一代又一代的加巴拉人,扎根于一流成绩,公司连续30年保持先进性,荣获集体二等功3项、集体三等功绩3项、空军以上表彰16项,2016年被中央军委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光荣当选为空军首届“空天先锋”。

项湛——

“越早发现空虚的情况,你就越早得到第一个机会”。

晨雾中,一阵急促的战斗警报响起。司机,电工沈冬初,全副武装,跳上雷达天线车的驾驶座,启动引擎,带头离开营地。

到达阵地后,指挥官下达了命令:“设置设备!“全体官兵如虎下山,铲土、平整阵地、拉天线、架设电台,各作战阵地协同作战,一张张天网伸向天空,空中”敌“的形势一览无余。在

三步一息的雪山顶上,官兵们从未放慢过奔赴战场的脚步。

“又快了!”看着手中的手表,沈冬初喘着粗气说道,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他说,机动分队常年深入高海拔地区,大家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突破了身体的极限,战斗力越来越强。

站长俞建钊说:“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快出派一秒,快一秒找到空位,早点获得第一个机会。”

战斗是如何进行的,士兵是如何训练的。在加巴拉,经常听到官兵说一个词——“加巴拉标准”。俞建钊在义务兵役期间的空军职业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是刚接任大军官的时候,他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标准。在一次新兵释放评估中,他很高兴看到几名新兵以满分通过了教学大纲。但就在这时,一位老班长拿出了远远超出教学大纲的标准,提醒大家不要沾沾自喜。

从这一刻起,俞建钊明白了甘巴拉的标准意味着:追求卓越,不断超越。在加巴拉,应征入伍者的职业考核是按照士官骨干的标准掌握的,士官骨干按照训练上层要求,训练上层必须升级为“一专多能”。

要在困难面前严格训练,以实战比例为目标,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近年来,该站有12人获得旅级竞赛“冠军”称号,连续被评为“一级军训单位”。

加巴拉官兵不满足于和平时期的战绩,在重大演习和训练任务中不断磨练技能。唐珂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走出雪山参加系统演习的经历。演习第一天,雷达显示屏上各种光点交错,情况复杂。突如其来的强电磁干扰,使参与者的压力骤然增加。

加巴拉人竟然能征服“生命禁区”,他们又怎么能在战斗能力上掉链子呢?唐珂带领团队研究各种目标的特点,主动向兄弟单位骨干征求意见,逐帧查看视频对比分析,一遍又一遍地模拟演练。在随后的演习日,他们准确地提供了空中态势支援,并帮助任务团队被评为“优秀”。

一次又一次进入新的战场,一次又一次地开辟新的视野。当年,该站派出三名骨干到该国东部某雷达站参加轮训,面对完全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各种“敌情”和空气条件,他们直言“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回到单位,站里的每个人都在反思差距,专注于“我们离胜利还有多远?要讲认识制定措施,推进“多批目标掌握方法”研究,合理分工、密切配合,探索多套战术战术。

近年来,他们加快融入训练体系,深入研究武器装备的使用,加强“抢报第一点”、“低、慢、小目标”等重要难点的训练,不断提高情报精度,稳步加强雷达网络和预警能力。

一个仲夏的夜晚,一场系统对抗演练悄然拉开帷幕。一支全副武装的机动雷达分队迅速出动进入无人区。

“敌机”在哪里?地面向导团队需要哪些信息?队长张东一直在思考如何紧密配合“天眼”和“铁拳”。到达预备阵地后,立即组织官兵预警网络,将“敌”坐标信息分发给当地某指导单位。

几秒钟后,一枚导弹从数十公里外模拟发射,穿过层层防线,准确瞄准目标。“打!打!“结果出来的时候,指挥室里沸腾了。”加巴拉英雄雷达站的官兵们“又取得了一场胜利。

继电器——

“加巴拉人民把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放在最高水平,并承担得最多。”

“在离开加巴拉的2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经常想起这里的每一株植物和每一棵树。去年年底退役的老兵、一级军士长王胜泉,身穿满满军功勋章的军装,回到了自己担任了28年的岗位,不禁感慨万千,“今天,我终于回到了这个日夜怀念的地方!”

“这么难,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面对记者的提问,王胜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谈到了一个让他记忆深刻的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94年10月10日,王胜泉第一次值班。“那天,我非常兴奋,但当我稍微移动时,我感到头晕目眩,气喘吁吁。但我发现身边的战友们不怕吃苦,每次都冲上山去。”

当时的雷达技师胡大庆告诉王胜泉:“在岗位值班,不仅锻炼技能,考验意志。在加巴拉,只有那些在战场上的人才能被认为是合格的士兵。”

那天,胡大庆正要下山交班时,正好雷达突然失灵,但他是岗位上唯一的技师。“没有什么比保证空气条件更重要的了。”胡大庆决定留在山上,带大家去修理设备。排完故障,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大家的嘴唇都发紫了,太困了,太累了,就趴在椅子上睡着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加巴拉人民把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放在最高水平上,并承担了最多的责任和使命。”从此,王胜泉咬紧牙关,努力完成一个又一个空中态势保障任务,接连维护8式雷达设备,成为这里服役时间最长的士兵。

去年年底,他光荣退休,基地专门为他举行了退休仪式。仪式结束后,他独自走到山坡上,用石头郑重地在那里放了一个字——“冰”。

加巴拉人有毅力,每个人都有不服输敢于超越的实力

设备迭代,面对新的专业术语、密集的操作面板、专业的代码编程软件,雷达操作员郭洪波一时间“傻眼”。

“如果你不能弄清楚新设备,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Gabala。郭洪波一有时间,就钻研设备琢磨,向厂长学习,记录操作要领和技巧,直到每一个疑惑都得到解决,每一个问号都“理顺”。

只有加强“必须解决”的信念,我们才能提出“解决”的办法。装备迭代再接再厉,实训模式再接再厉升级,全站官兵改造不断加快提质。

加巴拉站有一种力量,塑造了加巴拉人顽强的性格

雷达操作员刘卓民入伍6年,因长期在高原高强度工作,心脏不堪重负,接受了搭桥手术。医生告诉他要减少剧烈运动,公司安排他在山脚下值班。

当他回到公司休养时,他经常站在车站总部,眺望阵地。他向医生咨询康复方法,加强科学训练,重返战场。这几年,无论是重大任务还是比赛,他都冲锋在前。

刘卓民得意地说:“加巴拉给了我一颗'铁心',我什么困难都能承受!”

光荣的奋斗之路,永恒的甘巴拉。

在白雪皑皑的山峰阵地上,有一堵战墙,上面刻着自驻地成立以来在这里服役的官兵的名字;在山脚下的军营里,有一堵笑脸墙,上面张贴着几代加巴拉官兵及其家属的信息。

“把你的青春献给加巴拉,这是值得的!”“你在雪山的另一边教书,我在雪山顶值班......。”每个名字和信息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白雪皑皑的山脉的见证下,信仰是传承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缕秸秆官兵在离天空最近的前哨,用青春、鲜血、生命忠心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邓东志参与撰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