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家风的楷模:陈云的严正家风值得学习

admin 2024-07-07 阅读:2

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坏,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直接影响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党的形象。陈云家风和睦、严守规矩、勤俭节约、热爱学习,堪称楷模,值得我们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和谐的家庭传统

陈云家庭和睦,他喜欢换尿布、晾衣服的家庭氛围。他刚和余若木结婚时说:“我是个老实人,你也是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能相处得很好。”余若木在给远在英国的哥哥的信中说,她对这段婚姻很满意。陈云为人正直,非常善良温和,从来不会发脾气。

陈云确实很关心余若木。文革期间,无法忍受江青行为的余若木,用真名贴了两张大字报,揭发、批判江青,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要开除党籍、隔离审查。陈云没有避险,亲自给毛泽东写信为余若木求情,终于保住了党籍。

1973年春节,陈云让子女们想办法把母亲带回家过春节,并亲自向有关领导提出这一要求。临终前,他嘱咐子女们一定要好好照顾母亲于若木。

陈云逝世后,于若木深情地写道,在我和陈云同志共同生活的五十多年里,陈云同志总是一步步引导我,不断提高我的思想和觉悟水平,逐步弥补了我们之间因年龄、职务、生活经历的差异而造成的差距……我敬佩他在工作中的智慧和果断,敬佩他水晶般晶莹的党性和人格。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家庭生活自然和睦。

陈云对孩子很严格,但也很有爱心,经常给他们讲笑话,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点滴。他从不限制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也不刻意让他们按照某种标准去生活,而是给他们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教他们做正派人、心态平和的人、普通人。

陈云把身边的工作人员当成家人一样对待。在年轻人眼中,陈云是一位慈祥随和的爷爷。他遇到新来的人,第一句话往往是:“欢迎来到我们大家庭。”然后,他又常常会说这样的话:“你要多学习,特别是哲学,不仅对工作、生活有益,而且可以受用一生。”他和年轻人相处得很好,给他们起外号,给他们讲故事,猜谜语,和他们一起玩耍。

这种和睦的家庭风气,源于他乐于助人的美德。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用自己的工资养活了很多人,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朋友、老同事,有在青浦农村的姑母、舅父,还有远房亲戚、老邻居。结果,他们一家的生活变得困难起来,孩子上不起学费比较贵的育英小学,只能去附近的普通学校北长街小学读书。

在陈云病情加重、生命垂危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牵挂着一名警卫的家庭困难,叮嘱于若木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陈云去世后,于若木从陈云的稿费中拿出2万元来慰问这名警卫的妻子。

严格遵守规则的家庭传统

陈云非常自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从来不会利用手里的权力为自己或者家人谋利,他常说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在家里,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分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一些高档零食、高档糖果等高价商品被拿到市场上卖掉套现。有一年夏天,余若木买到了满意的高价毛巾毯,高兴极了。可是第二天报纸上就登出消息说,我国经济恢复到一定水平,可以取消高价商品了。从那天起,一切高价商品一律降到平价。为此,余若木向陈云抱怨:“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陈云严肃地回答:“我是管经济的,这是国家经济机密,怎么能在自己家里随便说呢?我一定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

陈云对家人要求很严格,上海刚解放时,他曾给家乡一位老战友的子女写信,要求他们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要以革命英雄儿女自居,不要在家乡人面前摆架子,不要干违法越轨的事”。

勤俭节约历史故事_节约勤俭历史故事有哪些_节约勤俭的故事

陈云的二女儿陈伟华被分配到京郊怀柔县新营公社当乡村小学教师。有一次,她因想家,没向学校请假就冒雨回来。陈云严厉批评了她,让她马上回去,并教育她要专心在农村教书育人。

他常常告诫家人和员工:“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一定要记住一件事,不能动用一分公款。政府今天不查,明天不查,迟早要查。记住这一点,你就不会犯错误。”

陈云家风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求特殊待遇,按照普通职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陈云给家人定下了三个“不准”:不准坐他的车、不准碰他看的文件、不准随意进出他的办公室。他特别嘱咐,孩子上学不准接送,不准特殊对待,从小就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学习、生活。这种严格的家教深深扎根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里。连他的小孙子都经常说:“我们家有个规矩,不能坐公交车,不能坐爷爷的车。”

陈云在公园散步的时候,最喜欢的是人们不知道他是谁,自由自在地走在人群中,看着人们安居乐业。有一年,他在杭州听评弹,他随人群挤进剧场,一个老太太踩到他的鞋,鞋就掉了。

受这种家风影响,他的孙女上小学时,同学们并不知道她的家庭情况。1984年6月,《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陈云和孙女一起练书法的照片,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班主任感慨地对陈云的孙女说:“在你身上,我看到了纯朴,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

陈云常常用这种家教来告诫孩子:“做人要堂堂正正,不管去哪里,都要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对别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情况有变,要实话实说。这些事情看似鸡毛蒜皮,但你必须要这样做。你在外面表现不好,就是我的问题。”

节俭的家庭传统

陈云的饮食非常简朴,每餐都简朴朴素。陈云的要求是:只要够吃就行,不能浪费。每顿饭后,碗里一粒米也不剩,盘底的剩汤也要喝掉。他从不招待客人,不参加宴会,不吃豪华的山珍海味。他说:“鱼翅、海参都是山珍海味,太贵了,我吃不起!以前都是地主家吃的。”

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除夕夜,上海市委一位负责同志来给陈云拜年。桌上摆着两盘菜(一盘豆腐、一盘炒荷兰豆),陈云正津津有味地吃饭。看到这一幕,当地负责同志不禁感叹:“这就是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年夜饭啊!”

陈云生活简朴,不追求个人享受。他的生活用品很简单。卫生间的洗脸池呈漏斗状,下面放着一个水桶。洗头时,他低着头,用一个大瓷罐装的水从上面浇下来,这算是莲蓬头了。铅笔握不住了才换,用日历背面当便笺纸。听评弹的录音机他修了一次又一次,衣服也补了一次又一次。一条毛裤他穿了34年,一把剃须刀他用了60年。他常常提醒家人要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喝水时,他能倒多少就倒多少,从不随便把水倒出来。因眼疾,他擦眼泪要用消毒棉球,并要求用过的卫生棉球要保存消毒后自己用。

陈云的简朴生活,源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常说:“一件产品到消费者手里,看似很简单,但谁想过,它经过了多少道工序?耗费了多少资源和能源?让工人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大家如果能节约一点,也算是支持了国家建设……浪费和腐败一样,都是犯罪。”

他也常常跟家人说:“以前人们总说我们国家是‘地大物博’的国家,其实我们的‘地’并不大,‘资源’也不丰富,只不过人口比别的国家多而已。我们国家的资源就那么多,大家要珍惜利用,都要做‘孝子’。我们现代人要‘孝’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能把资源吃光了,用光了,让子孙后代‘逃’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