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晚上出去吃宵夜的人越来越多,烧烤、炸串、火锅、田螺全是餐桌上的美味,想想就让人心情愉悦。
不过,要小心!野生蘑菇虽然好吃,但也不能乱吃,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可能会引起中毒。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蜗牛”都可以食用。福寿螺外形与田螺相似,但一只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多达6000只,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极易感染人体。为确保食品安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了野生蘑菇、福寿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消费者
1、合理食用蘑菇。不采摘、购买、食用不认识的蘑菇,不吃幼嫩野生蘑菇或发霉的野生蘑菇。目前流行的一些毒蘑菇鉴别方法,如用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用银针测毒等,都没有科学依据,不可信。
(大绿伞虫:全区均有分布。主要引起剧烈胃肠不适,常见于桂林、河池、钦州等地。)
2、学会识别福寿螺。福寿螺壳脆,呈黄褐色,尾部短而扁平,尾部螺旋部分短,开口大,盖部扁平,卵呈粉红色;田螺壳硬,呈蓝褐色,尾部长而尖,身呈圆锥形,开口小,盖部圆形,卵呈透明状。
3.食用蘑菇、蜗牛时务必煮熟、炒熟。如发现疑似有毒野生蘑菇、福寿螺流入市场,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1.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经营者和第三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商应完善入场销售者和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档案,加强对菌类、蜗牛销售者的检查排查,防止有毒野生菌类、福寿螺流入市场或者通过网络传播。开展警示宣传,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经营不明菌类、蜗牛。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执行购进查验记录制度,索取、留存食用农产品购进票据,核实供货商等相关信息,不收购、加工、销售不熟悉的菌类、蜗牛。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荷英)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