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包括国内和国际因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 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 原因广度
原因可分为主观(内因)和客观(外因):
-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因素
-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但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 原因深度
原因可分为直接、主要和根本:
-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 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 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这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5. 矛盾分析
历史事件中存在的矛盾类型包括: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 阶级矛盾
- 阶级内部矛盾
- 民族矛盾
- 宗教矛盾
- 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 文字表达方式
文字表达应符合以下要求:
- 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 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 形式上三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2. 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否符合改革或变法
- 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并得以有效贯彻
- 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 改革者的素质
3.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解题思路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要求比较的范围明确,解答时应:
- 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
- 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 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答
4. 内隐比较式问答题解题方法
解答内隐比较式问答题时,应根据题意确定比较对象和比较项:
- 历史事件或现象比较: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性质
- 历史人物比较: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
5. 比较项确定方法
比较项确定方法:
- 历史人物概念要素: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
- 历史事件概念要素: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
- 历史现象概念要素:背景、时间、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 历史制度概念要素: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
- 历史革命知识要素: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
6. 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 生产力因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天文历法、劳动力
- 生产关系因素:生产方式、土地政策、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 上层建筑因素: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 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
- 社会环境因素:国家统一与安定
- 地理条件因素
7. 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分析经济特征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 从复杂经济现象中揭示基本特征
- 分析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 揭示特征语言
评论(0)